医生主页

刘凤阁
  • 刘凤阁

  •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各种老年病,对各种危急重症的诊治有专长。 ...详细
简介:

刘凤阁,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主任医师。湖北省老年保健研究会理事,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十堰市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承担市级科研课题2项,在国家核心和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各种老年病,对各种危急重症的诊治有专长。

今年45岁的刘凤阁出生于郧县农村,高中毕业后考入湖北医学院。1989年毕业实习前夕,身为实习队长的她,有许多机会可以留在省城武汉。但她响应郧阳地区要求支援山区的号召,回到家乡十堰,被分配在一家职工医院从事内科专业。在这里,她一干就是近20年。期间她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解放军301医院进修学习,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并促进医院各项业务得到大幅提高,她也从急诊科主任升任内科主任,直至独挡一面的副院长。这中间,她还有调往珠海和武汉的机会,但为了家乡的医疗事业,她仍然选择留在了十堰。

对心血管疾病颇有研究的刘凤阁,一方面想巩固自己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也想利用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去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疾苦,于是申请了调动,欲继续从事临床工作。

2008年6月,刘凤阁调到了十堰市人民医院,被安排在老年病科,治疗那些离退休老干部常见的一些病症,发挥她的专业优势。在老年病科,刘凤阁从细处着手为病人们做好每项服务,从而感动了许多病人。

医术高超 调往新科室挑起大梁

2009年3月,就在刘凤阁在老年病科干了近10个月时,院里恢复不久的中西医结合科根据发展需要,安排她到该科挑起大梁。中西医结合科一切刚刚恢复,技术水平及各方面均不太理想,病人也不太认可,定编30张的床位,日均仅仅接纳了十几位病人,床位使用率不到一半。科室内的技术人员也出现断层现象,只有主任医师和住院医师,没有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支撑,技术力量非常薄弱。

面对这一局面,刘凤阁充分发挥自己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优势。首先从改变全科人员的服务理念抓起,在科室推行“没有病人的过分要求,只有我们做得不够”的服务理念。她从细节入手,逐渐转变科室人员的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进而做到让病人满意。通过病人的口口相传,科室的影响力得到了较快提升。与此同时,刘凤阁注重加强科室人员的培训学习,通过院内和院外学习相结合,并倡导自学,在科室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使每个人的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刘凤阁坚持每周陪同查房3次,通过不间断地查房,结合病人的病情,明确对医疗的诊断,对病人病情的治疗提出合理的措施。查房时,她将自己20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级医师,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临床业务能力,科室医生的整体水平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科内的医生均可独挡一面。她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独到研究,使她不仅负责着科室的全面工作,还担负着科室内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特色专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刘凤阁不仅业务能力较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病及各种老年病,同时对各种危急重症的诊治也有专长。她还主持了3项市级科研项目,在全国省级以上正式期刊发表论文15篇,担任了《当代临床医学丛书》的副主编,参编医学图书3部。现为主任医师的她,还担任着湖北省老年保健研究会理事,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十堰市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赢得信任 科室业务量不断提高

刘凤阁当初所供职的那家职工医院位于城郊,接触的病人多为企业职工和农村病人,这使她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对来自农村和弱势群体的病人尤为关爱。在看病用药时,她总是尽量为病人节约。在科室里,她也经常教导医生们,能让病人花10元钱治好的病,绝不花11元。让病人花最少的钱解决最大的疾苦,是她从医多年一贯坚持的原则。

医术高超,又对病人关爱有加,因此慕名来找刘凤阁看病的病人越来越多。去年,一个病人找刘凤阁看病。这位病人才30多岁,在外做生意多年,短时间内出现了体力下降,面容消瘦,体重降到40多公斤。通过化验检查,刘凤阁发现病人不但血糖很高,而且有酮症。她果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精心为其制订了治疗方案。通过调控血糖、纠正酮症酸中毒,病人的病情一天天好转,住院不到一个月,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体重增加了4公斤,精力也变得旺盛了。 病人康复后,为表达感激之情,专程送来锦旗。后来,这位病人定期来查血糖,还不时介绍认识的病人到这里来检查和治疗,对刘凤阁十分信任。

去年深秋的一天,一位病人入住该科。入院前,病人呕吐不止,已有两天未能进食,初步诊断为急性肠梗阻。通过医生会诊,认为要想治好他的病,最佳办法是手术治疗,切除部分肠管。但病人坚决不同意做手术。刘凤阁又向患者详细询问了病史,发现其是遭受雨淋后,寒气凝滞导致的上吐下泻。她经过研究分析,认为不开刀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就采用中药灌胃的方法。通过两次胃管引流,发现病人的肠道开始蠕动。通过支持营养治疗,病人恢复了进食,没有开刀达到了病情康复的目的。

在医学领域里不断探索,视病人如亲人,精心为病人治病,刘凤阁凭着高超的医术和细心的服务,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现在,慕名前来找她看病的病人越来越多,科室业务量大大提高。去年,床位使用率由先前的不到一半,提高到全年96.7%,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完成门诊人数1万人次。

病人王月(化名)来自房县,家庭条件较差。她的脸上及身上出红斑有段时间了,时常发烧,严重时就到当地卫生室买点感冒药,当感冒医治。可吃了感冒药后,烧退了,但身上及脸上的红斑却没消。由于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加上没钱又没及时治疗,到去年11月份时,王月病得连路都走不了了,全身浮肿,这才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

刘凤阁接诊后,问完王月病情病史,从为其节约费用方面考虑,首先给其做了常规体检,发现王月有发烧症状,且伴有肾损害和大量蛋白尿,诊断其得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于是,刘凤阁为其做了抗红斑狼疮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王月体内的蛋白消失了,身体消肿,皮肤损害也基本恢复,行走自如,可以进行简单的劳动了。王月此时虽可以出院,但这种病必须要连续治疗半年以上,且每月要打一次化疗针和用药,才能缓解病情和巩固疗效,否则一旦复发就更难治了。

刘凤阁想到王月的家境和就诊的不易,便将科室的理疗室腾出来,让王月每次进行后续治疗时在这里打针住宿,每次需住两晚上,科室只是象征性地每晚收取其10元的陪床费,而正常的床位费每晚则是30至50元。刘凤阁的这一做法,不仅为患者节约了费用,也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有时,王月来打完针后,没有路费回家,刘凤阁便和同事们塞给她几十元钱,让其买票回家。刘凤阁的一次次关照,让王月感动不已。

去年的一天,刘凤阁接诊了一位面容苍老、行动困难的男性患者。患者一进来就坐在椅子上直喘气,休息一会儿后才艰难地说:“我只有500元,胸闷憋气实在受不了,请您看看我这个病治不治得了?”刘凤阁在询问患者发病原因时得知,他的孩子正上大学,妻子也有病,靠他一人在工地上拉板车养家并供孩子读书。其实患者才52岁,但因太过劳累看起来却像60多岁。

了解到这位患者的境遇,刘凤阁十分同情。通过检查,刘凤阁发现其心率特别快,心脏也特别大,双腿浮肿,肺部伴有?音,需做彩超进行系统检查,而仅做彩超就需要200多元。刘凤阁就对患者说:“我尽量用你这点钱帮你解决问题。”刘凤阁让其做了彩超,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心脏肿了,左心室扩大到9公分。刘凤阁便为其进行了强心利尿扩管治疗,并开了一些药物。经过4天时间的住院治疗和观察,患者病情控制较好,双腿消肿,肺部的?音消失了,还能干一些轻体力活儿。最终,刘凤阁将费用为其控制在500元以内。但这种病还需坚持用药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治愈,否则会导致心衰。为了给患者节约费用,在后期的维持治疗中,刘凤阁只让他在门诊挂普通号,但依然由刘凤阁为其治疗。这样,每次就能为患者节约几元钱。

经过刘凤阁的悉心治疗,患者逐渐康复。为了表达谢意,当患者又一次来就诊时,拿出一小袋东西对刘凤阁说:“过年了,我没有什么给您的,就几斤黄豆,是自家种的,您可拿去换豆腐吃。”刘凤阁最终婉拒了这位患者的好意。

...详细

出诊信息

在线咨询 专家在线 预约挂号 无需排队

出诊医院

十堰市人民医院第一执业

  • 暂无号源

刘凤阁就医评价

当前暂无评价

湖北医院列表

其他地区中西医结合科医生推荐

中西医结合科疾病医院推荐

健康资讯

图文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