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主页

张惠莉
  • 张惠莉

  •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擅长: 对糖尿病的早期干预及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下丘脑、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致力于研究糖尿病强化治疗模式及个体化治疗模式。对MEN综合征、Liddle综合征、POEMS综合征、A型胰岛素抵抗等疑难内分泌疾病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治能力。 ...详细
简介:

1963年11月出生,女,汉族,陕西籍,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常务委员,中华糖尿病学会1型糖尿病专业学组成员,中华国际医学糖尿病专刊编委,“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青海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青海省科协国家级科技决策咨询专家。《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与共识》专家组成员并负责青海省指南与共识的推广。

专业特长

主攻方向为内分泌代谢专业,对糖尿病的早期干预及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下丘脑、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致力于研究糖尿病强化治疗模式及个体化治疗模式。对MEN综合征、Liddle综合征、POEMS综合征、A型胰岛素抵抗等疑难内分泌疾病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治能力。

个人简介

1985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88年在天津内分泌研究所《内分泌代谢疾病高级研修班》结业,1999年在上海内分泌研究所、上海瑞金医院学习,200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做访问学者。自1985年起,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分泌科主任、营养科主任。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项目、“973”项目子课题,省科技厅、省卫生厅、青海大学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青海省糖尿病流行病学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研究中取得了可借鉴和可推广的成果。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有:《急进高海拔CuZnSOD及LPO的变化》、《急进高海拔ANP于RAAS的相关性研究》,对机体在急进高海拔时氧化应激及血容量和水盐代谢的应激调节机制进行了探讨;《青海地区糖尿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及《青海地区25-45岁年龄段发病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二次患病率的研究相隔二十五年,前后对比发现青海省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在省内最早开展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将模拟人体的胰岛素分泌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使重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成为治疗目标,目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已被青海省卫生厅授予“青海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心”;在省内最早开展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及CGMS的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启动动态监测血糖系统与胰岛素泵联合应用,在高血糖的控制中成功应用双“C”模式,为此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被青海省卫生厅授予“青海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心”。糖尿病并发症病因学研究:近年来先后进行过2型糖尿病与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a、同型半胱氨酸、8-异前列腺素F2a、C-反应蛋白、胰淀素等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Visfatin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等;尝试使用《中药对IGT的干预》、《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等治疗模式。在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定研究中,使用细针穿刺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方式及端粒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模式。对Graves病的临床研究中,对GD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IL-6和甲状腺功能进行观察,目前已将这些指标用于指导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参与国际多中心研究项目:IMPROVE研究-中国胰岛素类似物临床应用研究、艾塞那肽在亚洲人和白种人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维格列汀在中国2型糖尿病中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观察。作为《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与共识》专家组成员负责青海省指南与共识的推广;《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项目》青海省负责人在本省推广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化工作。多年来完成十余项国家级CME项目,其中五项为中国医师协会基层医师培训项目。组织并参与《西部糖尿病论坛》,连续多年组织“世界糖尿病日”青海省大型义诊活动,为此,被青海省科技厅授予“优秀科普工作者”荣誉称号。担任《中华糖尿病杂志》、《青海医药》审稿专家、《中华国际医学论坛-糖尿病专刊》编委。十余年来建立了青大附院内分泌代谢硕士点系统有效的培养计划,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其中5人继续攻读医学博士学位。

...详细

出诊信息

在线咨询 专家在线 预约挂号 无需排队

出诊医院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执业

  • 暂无号源

张惠莉就医评价

当前暂无评价

青海医院列表

其他地区内分泌科医生推荐

内分泌科疾病医院推荐

健康资讯

图文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