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
化学名称:4-O-β-D-吡喃半乳糖基-D-果糖。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
丹东康复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653 |
国药准字H1089005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
用于治疗高血氨症及由血氨升高引起的疾病;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
口服,成人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经临床使用除个别患者服用后稍感恶心外,无其它不适,经继续服药或用一倍水稀释后可消失。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头三个月慎用。 儿童用药: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老年用药:服药超过六个月的老弱患者应及时测定血清蛋白。 |
|
成分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
用于治疗高血氨症及由血氨升高引起的疾病;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
|
药理作用 |
1.乳果糖系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在肠道内不被吸收,可被结肠细菌分解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pH值降至6以下,从而可阻断氨的吸收,减少内毒素的蓄积和吸收,使患者血氨恢复正常,并由昏迷转为清醒。 2.乳果糖还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腔而产生高渗效果,故又是一种渗透性泻药,因为无肠道刺激性,亦可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对过敏者禁用; 2.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3.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