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各种皮炎、湿疹、瘙痒症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克含醋酸分醋酸氟轻松0.01毫克、维生素B61.5毫克、蜂蜜40毫克、蜂王浆4毫克。辅料为:硬脂酸、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羟苯乙酯、香精、纯化水。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丙胺卡因和利多卡因,每g本品含丙胺卡因25mg,利多卡因25mg。 |
|
生产企业 |
江苏远恒药业有限公司 |
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2025625 |
国药准字H2006346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各种皮炎、湿疹、瘙痒症等。 |
本品用于下列情况的皮层局部麻醉:1.针穿刺,如:置入导管或取血样本;2.浅层外科手术。 |
|
用法用量 |
外用。每日2~3次,取适量涂患处,按摩片刻,助其渗透。病愈后继续使用一周,以减少复发。 |
用于皮肤:在皮肤表面涂上一层厚厚的乳膏,上盖密封敷膜,成人和1岁以上的儿童大约1... |
|
副作用 |
1、偶有灼热感或潮红等一过性反应,停药后很快自然消失。2、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色素沉着,血管扩张、继发感染或皮肤轻度萎缩等不良反应。 |
本品在应用部位可产生局部反应,以苍白、红斑(发红)和水肿较多见,这些反应多为短暂而且轻微。使用初期也可产生烧灼感或瘙痒感,但比较少见。对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的过敏反应(最严重的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很罕见。高剂量丙胺卡因可以导致血中高铁血红蛋白的水平增加。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能通过胎盘屏障而被胎儿吸收,至今已有许多孕妇和生育年龄妇女使用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但未发现生殖过程有特殊障碍的报道,如:畸形的发生率增加或其它直接或间接的胎儿受损的作用。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也从母乳中分泌,由于分泌量很少,在治疗剂量水平婴儿不会受到影响。 儿童用药:在得到进一步临床资料之前,本品不能应用于下列情况:3个月以下的婴儿;正在接受高铁血红蛋白诱发剂治疗的3~12个月的婴儿。 老年用药:本品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用于各种皮炎、湿疹、瘙痒症等。 |
本品用于下列情况的皮层局部麻醉:1.针穿刺,如:置入导管或取血样本;2.浅层外科手术。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中醋酸氟轻松为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组胺及其他炎症介质的形成和释放。维生素B6在红细胞内转化为磷酸氨吡哆醛,作为辅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的代谢功能起作用。维生素B 6还参与色胺酸转化成烟酸或5-羟色胺。蜂蜜和蜂王浆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等,具有润燥和解毒功能,可增强皮肤局部蛋白质和糖类代谢,促进创面愈合及表皮新生,起到营养、护肤作用。 |
本品涂用于无损的皮肤表面并覆盖密封的敷膜,通过释放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到皮下层和皮层,通过在皮层痛觉感受器和神经末稍处积聚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而达到皮层的麻醉作用。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二者通过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所需的离子流而稳定神经细胞膜,从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
|
注意事项 |
1. 本品用于瘙痒时,必须先排除阻塞性黄疸、慢性肾病等继发性的瘙痒。 2. 本品不适用于荨麻疹引起的瘙痒、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和老年性瘙痒。 3. 本品不适用于异位性皮炎、药物性皮炎。 4.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5. 儿童和老人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 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化脓或有大面积渗出处。 7. 不得用于面部、腋下、腹股沟及外阴等皮肤薄处。 8. 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9.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10.不宜大面积使用或长期使用;使用本品时不可使用敷料和包扎。因这些情况下,可能产生全身不良反应。 11.用药1周后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 12.如并发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请咨询医师处理。 1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因为没有足够的有关吸收情况的资料,本品不能用于开放性伤口,也不能用于儿童生殖器官粘膜; 2.实验室试验结果显示本品进入中耳时有耳毒性作用,但在完整鼓膜的动物外耳道无异常发现,本品不能应用于受损的耳鼓膜; 3.本品用于眼睛附近时应特别小心,因为它可引起角膜刺激反应; 4.特异反应性皮炎患者使用本品时需特别小心,较短的涂用时间即可(15~30分钟); 5.对于腿部溃疡,应消毒后使用; 6.使用时间延长麻醉效果会减低; 7.在得到进一步临床资料之前,本品不能应用于下列情况:3个月以下的婴儿;正在接受高铁血红蛋白诱发剂治疗的3~12个月的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