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作为肠外营养的组成部分,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结构甘油三酯。结构甘油三酯是将等摩尔数的长链甘油三酯(LCT)和中链甘油三酯(MCT)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和酯化反应后形成的混合物,其中约75%为混合链甘油三酯,即甘油所结合的三分子脂肪酸,既有长链脂肪酸(LCFA),又有中链脂肪酸(MCFA),LCFA和MCFA呈随机分布;其余少部分为LCT和MCT。 |
本品系由注射用大豆油经注射用卵磷脂乳化并加注射用甘油制成的灭菌乳状液体 |
|
生产企业 |
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03082 |
国药准字H1999947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作为肠外营养的组成部分,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
能量补充药。本品是静脉营养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用于胃肠外营养补充能量及必需脂肪酸,预防和治疗人体必需脂肪酸缺乏症,也为经口服途径不能维持和恢复正常必需脂肪酸水平的病人提供必需脂肪酸。30%脂肪乳注射液更适合输液量受限制和能量需求高度增加的病人。卵磷脂可辅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以及小儿湿疹,神经衰弱症。在药用辅料中作增溶剂、乳化剂及油脂类的抗氧化剂。 |
|
用法用量 |
1、静脉滴注,用于成年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状况及其清除所输脂肪的能力决定滴注剂量和速度。 (1)推荐剂量:按体重一日静脉滴注本品5-7.5ml/kg,相当于1-1.5g甘油三酯/kg,一般于10-24小时内滴注完毕。 (2)滴注速度:不应超过按体重一小时0.75ml/kg,相当于0.15g甘油三酯/kg。 2、本品应作为含葡萄糖注射液的肠外营养混合液的组成部分,与其它成分一起,通过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滴注。 3、使用方法图示详见说明书。 |
成人:静脉滴注,按脂肪量计,每天最大推荐剂量为3g(甘油三酯)/kg。本品提供的能量可占总能量的70%。10%、20%脂肪乳注射液500ml的输注时间不少于5小时;30%脂肪乳注射液250ml的输注时间不少于4小时。新生儿和婴儿:10%、20%脂肪乳注射液每天使用剂量为0.5~4g(甘油三酯)/kg,输注速度不超过0.17g/kg/小时。每天最大用量不应超过4g/kg。只有在密切监测血清甘油三酯、肝功能、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情况下输注剂量才可逐渐增加至每天4g/kg。早产儿及低体重新生儿,最好是24小时连续输注,开始时每天剂量为0.5~1g/kg,以后逐渐增加到每天2g/kg。必需脂肪酸缺乏者:为预防和治疗必需脂肪酸缺乏症(EFAD),非蛋白热卡中至少有4~8%的能量应由脂肪乳注射液来提供,以供给足够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当EFAD合并应激时,治疗EFAD所需脂肪乳注射液的量也应相应增加。用法:本品可单独输注或用于配制含葡萄糖、脂肪、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的“全合一”营养混合液。只有在可配伍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将其它药品加入本品内。本品也可与葡萄糖注射液或氨基酸注射液通过Y型管道混合后输入体内。该法既适用于中心静脉也适用于外周静脉。在无菌操作条件下,下列药品可加入本品内:1.维他利匹特(成人)/维他利匹特(儿童);2.水乐维他。 |
|
副作用 |
1、对鸡蛋或大豆蛋白高度过敏。 2、严重高脂血症。 3、严重肝功能不全 4、噬红细胞综合症。 5、严重凝血障碍。 6、急性休克。 7、输液治疗的一般禁忌症:急性肺水肿、水中毒、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等。 |
休克和严重脂质代谢紊乱(如高脂血症)血栓患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作为肠外营养的组成部分,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
能量补充药。本品是静脉营养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用于胃肠外营养补充能量及必需脂肪酸,预防和治疗人体必需脂肪酸缺乏症,也为经口服途径不能维持和恢复正常必需脂肪酸水平的病人提供必需脂肪酸。30%脂肪乳注射液更适合输液量受限制和能量需求高度增加的病人。卵磷脂可辅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以及小儿湿疹,神经衰弱症。在药用辅料中作增溶剂、乳化剂及油脂类的抗氧化剂。 |
|
药理作用 |
1、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 (1)临床研究中,可见恶心、头痛、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也有滴注过程中血清甘油三酯和酮体升高的报道。 (2)给予肠外营养期间,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可能升高,但与肠外营养中是否含脂肪无关。 2、罕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 (1)滴注过快,可能引起背部疼痛,原因不明。 (2)可能出现的其它不良反应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寒战、头昏、腹泻、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呕吐、斑疹等。 3、脂肪超载综合症 (1)患者清除甘油三酯能力受损后,在过量滴注时,可能发生“脂肪超载综合症”。严重高脂血症患者,若其临床状况发生突变,如肾功能损害或感染,即使以推荐速度滴注,也可能出现该综合症。 (2)“脂肪超载综合症”的特征为:高脂血症、发热、脂肪浸润、肝肿大、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及昏迷。只要停止输注,上述症状一般均能消失。 |
某些不饱和脂肪酸,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从植物油摄取,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故称必需脂肪酸,又是前列腺素、血栓烷及白三烯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脂肪酸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酸氧化是是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在氧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脂肪酸可在体内分解成CO2及H2O并释出大量能量,以ATP形式供机体利用。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能氧化脂肪酸,尤以肝及肌肉最活跃。磷脂是是构成细胞生物膜(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脂双层的基本骨架,还是构成各种脂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脂肪和胆固醇的运输。血浆中磷脂过低,则胆固醇/卵磷脂比值增大,易出现胆固醇沉积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故磷脂有抗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此外,在胆汁中磷脂与胆盐、胆固醇一起形成胶粒,利于胆固醇的溶解和排泄。磷脂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植物中以大豆等种子中含量较为丰富,动物中神经组织含量最高。本品是供静脉输注用的灭菌的脂肪乳剂,含有注射用大豆油和注射用卵磷脂,其中约60%的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本品粒径大小和生物特性与天然乳糜微粒相似。 |
|
注意事项 |
1、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或体征,如发热、寒颤、皮疹、呼吸困难等,均应立即停止输注。 2、本品用于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经验缺乏。 3、脂质代谢受损的患者,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未控制、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甲减(若伴有高脂血症)以及败血症等患者,慎用本品. 4、应监测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浓度,若疑有脂质代谢紊乱,应每天监测。滴注过程中,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不应超过3mmol/L。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回到基础值时,才能进行下一次输注。 5、应定期检测血糖、血电解质、肝功能、液体平衡和血象。怀疑或出现酸中毒时,还应进行酸碱平衡监测。 6、为避免代谢性酸中毒,本品应与碳水化合物同时输注。 7、本品含有大豆油(以精制结构甘油三酯的形式),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有报道大豆和花生之间有交叉过敏现象。 8、滴注本品后,若血清甘油三酯未被廓清之前采血,某些实验室指标(如胆红素,乳酸脱氢酶,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的检测可能受到干扰。大多数患者的血清脂肪廓清时间为5-6小时。 9、只有在保证相容性的情况下,才能将其它药品加入到本品中。添加过程必须保证无菌。 10、外袋包装应完整,如包装发生破损,不得使用。 11、滴注后剩余在袋内的输液,不得再用,必须丢弃。 1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推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 13、儿童用药:不了解将本品应用于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4、老年用药:本品可用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剂量和滴注速度可低于用法用量项下推荐值。 13、药物过量:见不良反应项下所列脂肪超载综合症。含MCT的脂肪乳剂严重过量,特别是又未同时输注葡萄糖时,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
本品慎用于脂肪代谢功能减退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酮中毒、胰腺炎、甲状腺机能低下(伴有高脂血症)以及败血症患者慎用。这些患者输注本品时,应密切观察血清甘油三酯浓度,连续使用一周以上的患者,应检查患者的脂肪廓清能力。对大豆蛋白过敏者慎用本品,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新生儿和未成熟儿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或可疑肺动脉高压者应谨慎使用本品。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长期使用本品必须监测血小板数目、肝功能试验和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采血时,如本品还没有从血流中完全清除,则将干扰其它实验室检测项目(如胆红素、乳酸脱氢酶、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绝大多数病人在本品输注后5~6小时,即可被完全清除。孕妇:已有报道表明妊娠妇女使用10%和20%脂肪乳注射液是安全和成功的。理论上30%与10%和20%脂肪乳注射液一样,也能用于妊娠妇女,但尚缺乏动物生殖研究的证据。婴儿与儿童:因缺乏30%脂肪乳注射液用于婴儿和儿童的经验,所以暂不推荐给婴儿和儿童使用。使用本品一周以上必须做脂肪廓清试验。具体操作如下:输注前采血样,离心,如果血浆呈乳状,则原定的输注计划应延期实施(此法不适用于高脂血症的患者);当发现病人脂肪廓清能力降低时,最好再查血清甘油三酯。对于婴儿和儿童,监测脂肪廓请能力的最可靠的办法是定期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本品开瓶后一次未使用完的药液应予丢弃,不得再次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