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LEO Laboratories Limited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适合局部治疗的稳定性斑块状银屑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g舍卡泊三醇50ug,倍他米松0.5mg。 |
本品主要成份是伊曲康唑。 |
|
生产企业 |
LEO Laboratories Limited |
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204 |
国药准字H2009032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主要用于适合局部治疗的稳定性斑块状银屑病。 |
伊曲康唑适用于治疗以下疾病:1.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皮肤科/眼科: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3.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4.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 |
|
用法用量 |
用量 每日一次用于受累皮损。推荐4周为一个疗程,如果一个疗程结束后需要继续或重新... |
口服,为达到最佳吸收,伊曲康唑胶囊应餐后立即给药,胶囊必须整个吞服。1.念珠菌性阴道炎:每次200mg,每天二次,疗程为1天或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3天;2.花斑癣: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7天;3.皮肤真菌病:每次1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15天;高度角化区(如足底部癣、手掌部癣)需:延长治疗15日,每次100mg,每天一次,程序为15天;详见说明书。 |
|
副作用 |
详见说明书。 |
在已报告的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中常见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可逆性肝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如瘙痒、红斑、风团和血管性水肿)。有个例报告出现了外周神经病变和Stevens-Johnson综合症(重症多形红斑),但后者的原因不明;已有重要的潜在病理改变并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大多数患者,在接受伊曲康唑胶囊长疗程(约一个月以上)治疗时,可见低血钾症、水肿、肝炎和脱发等症状。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尚无足够的数据支持本品可以用于孕妇。动物试验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致生殖毒性。但一些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并没有显示怀孕期间使用皮质类固醇的妇女生产出先天性畸形婴儿。孕妇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因而,在孕期妇女,只有当利益大于弊端时才可使用本品。 哺乳期妇女:倍他米松可以进入乳汁,但在治疗剂量内对婴儿没有不良影响,数据显示钙泊三醇不在乳汁中分泌。给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应该注意,在哺乳期,患者不能将本品涂敷在乳房上。 儿童用药:在18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 老年用药:尚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禁用。除非用于系统性真菌治疗,但仍应权衡对胎儿有无潜在性伤害作用。哺乳期妇女不益使用。儿童用药:因伊曲康唑用于儿童的临床资料有限,因此建议不要把伊曲康唑用于儿童患者,除非潜在利益优于可能出现的危害。老年用药:本品用于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有限,因此只有在利大于弊时,方可用于老年患者,或遵医嘱。 |
|
成分 |
主要用于适合局部治疗的稳定性斑块状银屑病。 |
伊曲康唑适用于治疗以下疾病:1.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皮肤科/眼科: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3.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4.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 |
|
药理作用 |
详见说明书。 |
||
注意事项 |
详见说明书。 |
1.对持续用药超过1个月的患者,以及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疲劳、腹痛或尿色加深的患者,建议检查肝功能。如果出现异常,应停止用药。 2. 伊曲康唑绝大部分在肝脏代谢,因而肝功能异常患者慎用(除非治疗的必要性超过肝损伤的危险性)。 3.当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终止治疗。 4.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本品的排泄减慢,建议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以确定适宜的剂量。 5.育龄妇女使用本品时应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 6.胃酸降低时,会影响本品吸收。需接受酸中和药物治疗者,应在服用伊曲康唑胶囊至少2小时后,再服用这些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