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祛风,行气,降逆,消炎,镇痛。用于食滞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伤风鼻塞,头晕头痛,中暑,风湿骨痛,神经痛,蚊虫咬伤。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砂仁叶油、冬绿油、薄荷油、桉油、薄荷脑、樟脑;辅料为氯仿、液体石蜡。 |
本品主要成份为硫磺、硼砂。 |
|
生产企业 |
上海中华药业南通有限公司 |
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2021168 |
国药准字Z4102228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祛风,行气,降逆,消炎,镇痛。用于食滞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伤风鼻塞,头晕头痛,中暑,风湿骨痛,神经痛,蚊虫咬伤。 |
解毒、杀虫、疗疮、止痒的作用。主用于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及脂溢性皮炎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6滴,一日1~3次,;外用,涂抹患处。 |
外用,取本品适量,加热水溶化后,洗涤患处。洗澡时,可将本品直接搓于患处,数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即可。本品亦可用于洗澡、洗头。洗头时,可取本品7~10克,加适量热水溶化后淋于发上,揉搓数分钟后,用水洗净,但不应直接搓于发上,以免药物不能充分作用头皮而降低疗效。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祛风,行气,降逆,消炎,镇痛。用于食滞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伤风鼻塞,头晕头痛,中暑,风湿骨痛,神经痛,蚊虫咬伤。 |
解毒、杀虫、疗疮、止痒的作用。主用于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及脂溢性皮炎 。 |
|
药理作用 |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瘙痒和烧灼感。 |
||
注意事项 |
1.饮食宜清淡。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