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拉呋替丁。 |
联苯双酯。 化学名称:4,4’-二甲氧基-5,6,5’,6’-二次甲二氧-2,2’-二甲酸甲酯联苯。 分子式:C20H18O10 分子量:418.36 |
|
| 生产企业 |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协和药厂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80156 |
国药准字H11020980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
临床用于慢性迁延型肝炎伴ALT升高者,也可用于化学毒物、药物引起的ALT升高。 |
|
| 用法用量 |
成人口服,一次10mg1袋,一日2次。餐后或睡前服用。 |
口服:一次7.5mg(5丸),一日3次,必要时一次9~15mg(6~10丸),一... |
|
| 副作用 |
本品禁用于已知对本品或其中成份过敏者。 |
个别病例可出现口干、轻度恶心,偶有皮疹发生,一般加用抗变态反应药物后即可消失。 |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酌减。 ?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慎用本品。 ? |
|
| 成分 |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
临床用于慢性迁延型肝炎伴ALT升高者,也可用于化学毒物、药物引起的ALT升高。 |
|
| 药理作用 |
1、肝功能损害:可能出现伴ASTGOT、ALTGPT、r-GTP等升高的肝功能损害和黄疸症状。所以需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给予相对应的处理。2、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有可能出现粒细胞减少早期症状:咽喉疼痛、全身倦怠、发热等和血小板减少。 |
本品为我中国创制的一种治疗肝炎的降酶药物,是合成五味子丙素时的中间体。小鼠口服本品150~200mg/kg,可减轻因四氯化碳所致的肝脏损害和谷丙转胺酶(ALT)升高。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脏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四氯化碳代谢转化为一氧化碳有抑制作用,并降低四氯化碳代谢过程中还原型辅酶Ⅱ及氧的消耗,从而保护肝细胞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本品亦可降低泼尼松诱导所致的肝脏ALT升高,能促进部分肝切除小鼠的肝脏再生。本品的降酶作用并非直接抑制血清及肝脏ALT活性,也不加速血液中ALT的失活,可能是肝组织损害减轻的反映。本品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的解毒能力。对部分肝炎病人有改善蛋白代谢作用,使白蛋白升高,球蛋白降低。对HbsAg及HbeAg无阴转作用,也不能使肿大的肝脾缩小。 |
|
| 注意事项 |
1、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慎用;2、老年患者、肝和肾功能损害患者有加重症状的可能性慎用;3、透析患者慎用;4、治疗前应证实胃溃疡为良性,用药后改善的胃溃疡症状并不排除胃癌的可能性。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1.少数病人用药过程中ALT可回升,加大剂量可使之降低。停药后部分患者ALT反跳,但继续服药仍有效。 2.个别患者于服药过程中可出现黄疸及病情恶化,应停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