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缩短感冒病程和减轻感冒症状。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葡萄糖酸锌。 |
品主要成份为青霉素V钾。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7-氧代-6-(2-苯氧基乙酰氨基)-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钾盐。 |
|
生产企业 |
南京星银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20644 |
国药准字H2202135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缩短感冒病程和减轻感冒症状。 |
本品适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轻、中度感染,肺炎球菌所致的支气管炎,葡萄球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
|
用法用量 |
用量:每次每鼻孔各喷一次,每2-4小时使用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6次,直至症状消退。症状消退后可继续使用1天。 1 使用本品前,先清除鼻腔中的堵塞物。 2 取下药瓶上的保险梢与保护帽。 3 用拇指托住瓶底,将喷嘴夹在两指间拿住药瓶。 4 初次使用前,先将药瓶垂直拿好,揿压几次,直到可线状喷出粘稠状液体。 5 将药瓶喷嘴顶端略插入鼻孔约3㎜,喷嘴在鼻孔内略向外倾斜,每个鼻孔各喷一次即可。为避免可能产生刺激性,不要向内吸进凝胶。 6 喷药后,轻轻捏住每个鼻孔外部约5秒钟。 7 每次使用后擦净喷嘴,盖上塑料保护帽,再装上保险梢。正常使用,每瓶可供治疗4次以上感冒。 |
成人:链球菌感染,一次125~250mg,每6~8小时1次,疗程10日;肺炎球菌感染;一次250~500mg,每6小时1次,疗程至退热后至少2日;葡萄球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奋森咽峡炎):一次250~500mg,每6~8小时1次;预防风湿热复发,一次250mg,一日2次;预防心内膜炎,在拔牙或上呼吸道手术前1小时口服本品2g,6小时后再加服1g(27kg以下小儿剂量减半)。小儿:按体重,一次2.5~9.3mg/kg,每4小时1次;或一次3.75~14mg/kg,每6小时1次;或一次5~18.7mg/kg,每8小时1次。 |
|
副作用 |
对锌制剂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
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者、对本品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用于缩短感冒病程和减轻感冒症状。 |
本品适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轻、中度感染,肺炎球菌所致的支气管炎,葡萄球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
|
药理作用 |
本品作用于鼻腔内,使锌离子渗透到鼻粘膜组织内,与鼻组织上的ICAM-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鼻病毒的复制。临床研究证明,在感冒初发时使用本品,可缩短病程,减轻感冒症状。 |
1.常见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及黑毛舌。2.过敏反应:皮疹(尤其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荨麻疹及其他血清病样反应、喉水肿、药物热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等。3.二重感染:长期或大量服用本品可致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4.少见溶血性贫血、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和肾毒性等。 |
|
注意事项 |
1.严格按说明书使用本品,如用药后症状未改善或伴有高热应去医院就诊。 2.本品仅供鼻腔使用,一旦误入眼内,应用水冲洗或寻求医疗帮助。 3.在初次使用之后,可能会感到鼻腔中有一种轻微疼痛或灼热感,或有流涕或打喷嚏的感觉。如果使用后流涕或打喷嚏,无需再立即补充使用本品,仍按用法说明的要求,每隔2~4小时使用一次即可。 4.鼻咽过敏或出血者,在使用本品前应请教医生。 |
1.患者每次开始服用本品前,必须先进行青霉素皮试。2.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及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3.本品与其他青霉素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性。若有过敏反应产生,则应立即停用本品,并采取相应措施。4.肾功能减退者应根据血浆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或给药间期。5.治疗链球菌感染时疗程需10日,治疗结束后宜作细菌培养,以确定链球菌是否已清除。6.对怀疑为伴梅毒损害之淋病患者,在使用本品前应进行暗视野检查,并至少在4个月内,每月接受血清试验一次。7.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本品者,应定期检查肝、肾、造血系统功能和检测血清钾或钠。8.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干扰:①硫酸铜法尿糖试验可呈黄色阳性,但葡萄糖酶试验法不受影响。②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值升高。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