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克含新霉素2000单位、杆菌肽250单位。 |
本品主要成份为硝酸异康唑。 |
|
| 生产企业 |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香港澳美制药厂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2021725 |
注册证号HC20160024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 |
主要用于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等。 |
|
| 用法用量 |
局部外用。取本品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3次。 |
外用,清洗后,取本品适量均匀涂于患处。一日2次。对于体、股癣2周为一疗程,对于手、足癣4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
|
| 副作用 |
对新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或对杆菌肽过敏的患者禁用。 |
使用本品罕有的不良反应有:用药部位刺激性症状,过敏。 |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用药:小儿禁用。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 成分 |
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 |
主要用于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等。 |
|
| 药理作用 |
1药理复方新霉素软膏中的主要成分为新霉素与杆菌肽。新霉素为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敏感株)、棒状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对各组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等活性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等对本品耐药。杆菌肽为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细菌如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具强大的抗菌作用。对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某些螺旋体、放线菌属也有一定作用。革兰阴性杆菌则全部耐药。 2毒理新霉素全身用药可引起严重肾毒性及耳毒性,杆菌肽全身用药可产生严重肾毒性,故目前两者均仅限于局部应用。 |
||
| 注意事项 |
1.本品在烧伤面、肉芽组织和表皮剥脱的创面很易吸收,因此,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以免吸收中毒,尤其是当患者肾功减退或与肾毒性或耳毒性药物合用时。 2.使用不宜超过1周,如未见好转,应咨询医师。 3.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4.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 |
1.避免接触眼睛。 2.股癣患者,勿穿紧身内裤或化纤内裤,宜穿棉织宽松内裤。 3.足癣患者,浴后将皮肤擦干(特别是趾间皮肤)。宜穿棉纱袜,且每日更换,鞋应透气。 4.为减少感染复发,对念珠菌病、体癣、股癣和花斑癣,治疗至少需2~4周。 5.本品应用于面部、腋部及腹股沟等皮肤褶皱部位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如伴有皮肤感染,必须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同时使用后,感染的症状没有及时改善,应停用本品直至感染得到控制。 7.请置于儿童不宜触及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