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克林霉素磷酸酯,其化学名称为:甲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S)-氯-6,7,8-三脱氧-L-苏式-a-D-半乳辛吡喃糖苷-2-磷酸酯。分子式:C18H34ClN2O8PS分子量:504.96 |
本品主要成份为:依巴斯汀 其化学名称为:1-[4-(1,1-二甲基乙基)苯基]-4-[4-(二苯基甲氧基)-1-哌啶基]-1-丁酮 分子式:C32H39NO2 分子量:469.67 |
|
生产企业 |
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 |
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00324 |
国药准字H2021355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
过敏性鼻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皮炎、湿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 |
|
用法用量 |
局部外用,用温水洗净患处,轻轻擦干后,取适量凝胶在患处涂一薄层,每日早晚各1次。 |
|
|
副作用 |
有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病史者禁用。 |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
成分 |
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
过敏性鼻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皮炎、湿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 |
|
药理作用 |
本品吸收后可水解成克林霉素发挥抗菌作用,尤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本品还可使皮肤表面的脂肪酸减少,有利于痤疮的治疗。 |
||
注意事项 |
1本品局部吸收后,也可能引起腹泻,此时应立即停药,并向医师咨询。 2请勿将本品用于其他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 3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若误进眼睛,应以清水彻底冲洗。 4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5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如必须使用,应停止哺乳。 612岁以下儿童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对已知具有心脏病风险因素,例如心电图QT延长综合症、低钾血症患者以及正在服用具有延长QT间期的药物或CYP3A4酶抑制剂,例如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等唑类抗真菌药物和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患者应慎用依巴斯汀(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当利福平与依巴斯汀合用时也可能发生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严重肝损伤患者应慎用依巴斯汀(见【用法用量】)。由于依巴斯汀在服用1至3小时后起作用,所以不适用于急性过敏的单药治疗。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一项旨在测试依巴斯汀对驾驶能力影响的研究显示,如果按照建议每日剂量维持在30mg以下则没有影响。根据以上数据,正确使用依巴斯汀时对驾驶和机械操作的能力没有影响。然而,对于对依巴斯汀反应异常的敏感患者,建议在患者驾驶或进行复杂活动前了解个体反应:可能出现嗜睡或头晕(参见【不良反应】)。本品含有乳糖。遗传性半乳糖不耐受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不应服用本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