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脑血管病变及相关症状,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夜间突醒,晕眩,耳鸣,头痛等。周围血管病变及相关症状,如感觉异常,痉挛,肢端冰冷等。间歇性跛行。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分为磷酸吡哆醛丁咯地尔。化学名称:4-(1-吡咯烷基)-1-(2,4,6-三甲氧基苯基)-丁酮-[3-羟基-5-(羟甲基-2-甲基异烟醛)]-5-磷酸。分子量:C25H35N2O10P |
本品主要成份为尼美舒利,其化学名称为:N-[4-硝基-2-苯氧苯基]甲磺酰胺。 |
|
生产企业 |
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 |
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64618 |
国药准字H2007386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脑血管病变及相关症状,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夜间突醒,晕眩,耳鸣,头痛等。周围血管病变及相关症状,如感觉异常,痉挛,肢端冰冷等。间歇性跛行。 |
本品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主要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白细胞的介质释放和多形核白细胞的氧化反应有关。 |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日两次,每次0.2g(1粒)。 |
口服,一次0.05~0.1g,每日二次,餐后服用。最大单次剂量不超过100mg,疗程不能超过15天。建议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最短的疗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
副作用 |
对本品成份过敏者禁用;急性心梗、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脑出血、有其他出血倾向的病人或近期内大量失血者禁用。 |
1对本品、乙酰水杨酸或对其他非甾体类药过敏者禁用。2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或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患者禁用3严重的肝功能不全、严重的肾功能障碍(肌酰清除率30毫升/分钟)的患者禁用。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不推荐使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在怀孕期最初三个月及哺乳期间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高龄患者应酌情调整剂量。 |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的安全性尚未确立,故不推荐用于儿童。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目前尚未通过实验证实对胎儿是否有毒性,不推荐妊娠妇女应用;目前也未证实本品是否通过母乳排出体外,同样不推荐哺乳期妇女应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因肾功能减退,用量应严格遵照医嘱,医生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
|
成分 |
脑血管病变及相关症状,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夜间突醒,晕眩,耳鸣,头痛等。周围血管病变及相关症状,如感觉异常,痉挛,肢端冰冷等。间歇性跛行。 |
本品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主要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白细胞的介质释放和多形核白细胞的氧化反应有关。 |
|
药理作用 |
1.本品在体内分解成磷酸吡哆醛和丁咯地尔两种高生物活性的物质,相比盐酸丁咯地尔,磷酸吡哆醛促进了丁咯地尔在体内的吸收利用,而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增强了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磷酸吡哆醛作为转氨酶的辅酶参与蛋白质的生物代谢;促使受损血管内皮的半胱氨酸(一种可以引起动脉内膜变形和剥离的物质)转变成无害的胱硫醚。丁咯地尔抑制α-受体扩张微血管;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阻断钙离子通道;降低组织耗氧量。故本品能有效改善机体病变组织的血和养分的供应状况,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2.一般药理学研究表明,磷酸吡哆醛丁咯地尔能扩张动物外周血管,对中枢神经及植物性神经无毒副作用,同时对动脉血压及心率无明显影响。 |
本品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主要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白细胞的介质释放和多形核白细胞的氧化反应有关。 |
|
注意事项 |
1.本品服用时偶见动脉血压稍低,体位性低血压病人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2.本品服用时可引起轻度眩晕及嗜睡,故不适用于需高度警惕的患者(如驾驶员)。3.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本品。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建议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最短的疗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治疗无效请终止本品的治疗。在治疗期间应监测肝肾心功能等检查。罕见本品引起严重肝损伤的报道,致死性报道更为罕见。服用本品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疲倦、尿赤)的患者及肝功能检查出现异常的患者应该被终止治疗。这些患者不应该继续服用本品。有报导显示本品短期服用后引起肝损害,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可逆性病变。服用本品进行治疗期间必须避免同时使用已知的肝损害性药物与过量饮酒,因为任何一种因素均可能增加本品的肝损害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