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本品主要成分为醋酸泼尼松。其化学名为:17α,21-二羟基孕甾-1,4-二烯-3,11,20-三酮21-醋酸酯。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23H28O6分子量:400.47。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篇含利福平300mg,异烟肼150mg。 |
|
生产企业 |
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 |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4021443 |
国药准字H2002004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
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结核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般一次5~10mg(1~2片),一日10~60mg(2~12片)。必要时酌量增减,由医生决定。 |
饭前30分钟或饭后2小时服用,通常体重大于50公斤者,每次2片,每日一次,连续用药到细菌阴转,临床症状获最大程度改善为止,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对本品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禁用。高血压、血栓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塞、内脏手术、青光眼等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特殊情况下权衡利弊,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 |
国外临床研究资料表明: 利福平:利福平耐受良好,很少引起严重毒性反应,每日或间断服用本品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 * 轻微、自限性的皮肤反应。典型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伴或不伴皮疹、较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并不常。 * 胃肠反应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腹泻。曾有利福平治疗引起伪膜性肠炎的报道。 * 利福平可引起肝炎,应监测肝功能。 * 可发生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紫癜,通常与利福平间歇治疗有关,如有紫癜发生,立即停药,则紫癜可消失,若出现紫癜后继续用药,有报道引起脑出血甚至死亡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水肿、肌无力和肌病在利福平治疗期间也有少数病人发生。 下列反应常发生于利福平间歇治疗期间,很可能与免疫有关: * 流感样综合症包括发热、寒战、头痛、头晕和骨痛等症状发作,常见于间歇治疗后第3~6个月。发生频率不一,若利福平剂量 * 气短和喘鸣。 * 血压降低和休克。 * 急性溶血性贫血。 * 急性肾功能衰竭,常由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急性间质性肾炎所致。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慎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老人注意事项: 用糖皮质激素易产生高血压,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使用易发生骨质疏松。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利福平:在啮齿类动物实验中,大剂量应用利福平有致畸胎作用,在妊娠妇女中,尚未用利福平作设计良好的对照实验。 妊娠最后几周服用本品,可致产后母婴出血,用VitK可纠正。 异烟肼:有报道在大鼠和兔的动物实验中,如有妊娠期服用异烟肼,可影响胚胎发育,虽然在哺乳动物(小白鼠、大鼠和兔)的生殖研究中尚未发现异烟肼相关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利福平/异烟肼的合剂异福胶囊:除非认为用药对患者利益明显大于可能对胎儿带来的危险性时,才用于妊娠期妇女,因利福平和异烟肼可通过胎盘,可进入乳汁,因此,接受本品治疗的妇女应停止哺乳。除非医生认为对病人的益处,大于潜在的对婴儿的危险。儿童用药:目前尚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老年用药:目前尚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 |
|
成分 |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
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结核病。 |
|
药理作用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作用机理为:1抗炎作用:本产品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2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可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
||
注意事项 |
1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慎用。必要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2长期服药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量。3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4对有细菌、真菌、病毒感染者,应在应用足量敏感抗生素的同时谨慎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