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也可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所致的混合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氨苄西林钠和氯唑西林钠 |
本品主要成份为:头孢呋辛酯。其化学名称:(6R,7R)-7-[2-呋喃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3-氨基甲酰氧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1-乙酰氧基乙酯。分子式:C20H22N4O10S分子量:510.48 |
|
生产企业 |
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6070 |
国药准字H2001009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也可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所致的混合感染。 |
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下列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炎。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疖、脓疱病。淋病:急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子宫颈炎。 |
|
用法用量 |
1、肌内注射。一次0.5~1.0g,一日3~4次,每瓶加灭菌注射用水2~4ml溶解,深部肌肉注射。2、静脉滴注。一日2~~4g,可与各种输液配伍,但如与葡萄糖输液配伍,宜较快速度滴注,半小时内滴完,以免药效降低。儿童按体重一日20~40mg/kg,分次给药。 |
口服。成人:对轻度、中度下呼吸道感染(或一般性感染),每次0.25g(2片),每日2次。严重下呼吸道感染,每次0.5g(4片),每日2次。单纯性尿道感染每次0.125g(1片),每日2次;单纯性淋病每次1g(8片),每天2次。肾盂肾炎,推荐剂量为每次0.25g(2片),每日2次。儿童:一般每次0.125g(1片)至0.25g(2片),每天2次。两岁以上患有中耳炎的儿童,每次0.25g(2片),每日2次[每天不可超过0.5g(4片)]。本品一般7天一疗程。最好餐后服药。 |
|
副作用 |
1、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2、哺乳期妇女禁用。 |
主要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偶有头痛,一般是轻度和短暂的。与其它广谱抗生素类相同,可引起伪膜性肠炎。罕有过敏反应。曾有嗜酸性白细胞增多及短暂的肝酶水平升高。此外,使用头孢菌素会产生阳性抗球蛋白反应,从而干扰血液的交叉配合测定。 |
|
禁忌 |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哺乳期妇女禁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动物试验中未发现对胎儿的有害证据,但在人类研究中缺乏足够的资料,因此仅在有明确指征时,孕妇方可慎用本品。2.本品可经乳汁排出,故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暂停哺乳。儿童用药:见【用法用量】老年用药:老年(平均年龄84岁)患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可延长至约3.5小时,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间期。 |
|
成分 |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也可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所致的混合感染。 |
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下列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炎。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疖、脓疱病。淋病:急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子宫颈炎。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中氨苄西林钠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氯唑西林钠为耐酸、耐酶半合成青霉素。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具有氨苄西林钠和氯唑西林钠两者的特点,即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有广谱杀灭作用,又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两者合用可彼此加强作用和弥补各自单独应用的不足。氨苄西林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具较强抗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或稍逊于青霉素。氨苄西林对草绿色链球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属和李斯德菌属的作用优于青霉素。氨苄西林钠对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放线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杆菌、奈瑟菌属以及除脆弱拟杆菌外的厌氧菌均具抗菌活性,部分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对本品敏感。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无效。氨苄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氯唑西林具有耐酸、耐青霉素酶的特点,对革兰阳性球菌和奈瑟菌有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抗菌活性较苯唑西林强,但对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和各种链球菌的抗菌作用较青霉素为弱,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无效。 |
||
注意事项 |
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患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或青霉胺过敏。3、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4、本品降低患者胆红素与血清蛋白结合能力,新生儿尤其是有黄疸者慎用本品。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6、本品须新鲜配制。 |
1.对青霉素类有过敏反应的患者应慎用。 2.使用期间或停药后如发生严重腹泻,要警惕是否出现伪膜性肠炎。 3.使用本品治疗的病人,建议使用葡萄糖氧化法或己糖活化法来测定血糖。本品不会干扰肌氨酸酐的碱性苦味酸盐鉴定法。 4.因本品不宜压碎后使用,应整片吞服,因此不适合年幼儿童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