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5,5′-〔(2-羟基-1,3-亚丙基)二氧〕双(4-氧代-4H-1-苯并吡喃-2-羧酸)二钠盐,其结构式为:C23H14Na2O11512.34。 |
麻黄(蜜炙)、石膏、鱼腥草、前胡、苦杏仁、浙贝母、葶苈子、桑白皮、枳壳、丹参、川芎、太子参、甘草。 |
|
生产企业 |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
吉林万通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1020681 |
国药准Z2003009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 |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心病(发作期)属痰热症,症见:咳嗽喘促,痰黄黏稠,或胸闷,心悸,发热,口唇发绀,便干,舌红,苔黄或黄腻等。 |
|
用法用量 |
喷吸前先摇匀液体。气雾吸入,每次3.5~7mg,每日3~4次。 |
温开水冲服,每次10g,一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 |
|
副作用 |
对本品及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 |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心病(发作期)属痰热症,症见:咳嗽喘促,痰黄黏稠,或胸闷,心悸,发热,口唇发绀,便干,舌红,苔黄或黄腻等。 |
|
药理作用 |
其作用机制是能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抑制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进而阻抑过敏反应介质对组织的不良作用。其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环磷腺苷磷酸二酯酶,致使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的浓度增加,阻止钙离子转运入肥大细胞内,从而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 |
临床前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对肾上腺素致肺水肿模型大鼠的肺水含量有一定降低作用;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的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有一定延长作用;可延长二氧化硫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可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 |
|
注意事项 |
1由于本品系预防性地阻断肥大细胞脱颗粒,而非直接舒张支气管,因此对于支气管哮喘病例应在发病季节之前2~3周提前用药; 2极少数人在开始用药时出现哮喘加重,此时可先吸入少许扩张支气管的气雾剂,如沙丁胺醇; 3不要中途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哮喘复发; 4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本品起效较慢,需连用数日甚至数周后才起作用,故对正在发作的哮喘无效。 |
必要时配合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措施。运动员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