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2.预防髋部和脊髓骨折(脊骨压缩性骨折)。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仑膦酸钠 化学名称:(4-氨基-1-羟基亚丁基)二膦酸单钠盐三水合物。 |
阿维A |
|
生产企业 |
山东海山药业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64472 |
H2009076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2.预防髋部和脊髓骨折(脊骨压缩性骨折)。 |
本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严重的银屑病,其中包括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等。 2.其它角化性皮肤病。 |
|
用法用量 |
口服,10mg/次,1次/天。必须在每天第一次进食、喝饮料或给予其它药物治疗之前的至少半小时,用白水送服,因为其它饮料(包括矿泉水)、食物和一些药物有可能会降低本药的吸收。为尽快将药物送至胃部,降低对食道的刺激,应在清晨用一满杯白水送服本药,并且在服药后至少30分钟之内和当天第一次进食前,病人应避免躺卧。本药不应在就寝时及清早起床前服用。否则会增加发生食道不良反应的危险。 |
本品个体差异较大,剂量需要个体化,才能取得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最小。■开始治疗:开始阿维A治疗应为每天25mg,作为一个单独剂量与主餐一起服用。如果经过4周治疗效果不满意,又没有毒性反应,每天最大剂量可以逐渐增加至每天75mg。如果需要把副作用减至最小,此剂量还可减少。■维持治疗:治疗开始有效后,可给予每天25mg至50mg的维持剂量。维持剂量应以临床效果和耐受性作为根据。一些病例,增加剂量至最大每天75mg,可能是必要的。一般来说,当皮损已充分消退,治疗应该停止。复发可按开始治疗的方法再治疗 |
|
副作用 |
1、食道动力障碍如食道迟缓不能患者禁用。 2、食道狭窄者禁用。 3、严重肾损害者禁用。 |
1.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两年内有生育愿望的妇女禁用。 2.对阿维A或其他维甲酸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高脂血症者,维生素A过多症或维生素A及其代谢物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长期用药可能影响骨代谢,应慎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安全性不明确,不宜使用。 老人注意事项: 在临床研究中,未发现本品有年龄相关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或遵医嘱。 |
|
|
成分 |
1.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2.预防髋部和脊髓骨折(脊骨压缩性骨折)。 |
本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严重的银屑病,其中包括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等。 2.其它角化性皮肤病。 |
|
药理作用 |
阿仑膦酸钠为氨基二膦酸盐骨吸收抑制剂,与骨内羟磷灰石有强亲和力。本品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而发挥抗骨吸收作用。其特点是抗骨吸收活性强,无骨矿化抑制作用。 |
本品具有促进表皮细胞分化和增殖等作用,但其对银屑病及其他角化性皮肤病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
|
注意事项 |
1.孕妇、青少年及低钙血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应在早餐前30min空腹服用,保持直立体位,服药30min内不宜饮用橘子汁、咖啡、牛奶及高钙饮料。胃肠道功能紊乱、肾功能损害者慎用。如不能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所有骨质疏松患者都应服用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剂。3.应该警惕可能发生食管反应的任何症状和体征,如果出现咽下困难、吞咽痛或胸骨疼痛,应暂时停用本药,并给予药物治疗。4.肌酐清除率35ml/分的病人,不推荐应用本药。5.开始应用本药治疗之前,必须先纠正低钙血症,以及其他矿物质代谢紊乱,例如维生素D缺乏。 |
1.育龄妇女在开始阿维A治疗前2周内,必须进行血清或尿液妊娠试验,确认妊娠试验为阴性后,在下次正常月经周期的第2天或第3天开始用阿维A治疗。在开始治疗前,治疗期间和停止治疗后至少2年内,必须使用有效的避孕方法。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妊娠试验,如妊娠试验为阳性,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共同讨论对胎儿的危险性及是否继续妊娠等。2.在阿维A治疗期间或治疗后2个月内,应避免饮用含酒清的饮料,并忌酒。本品不能与四环素、氨甲喋呤、维生素A及其它维甲酸类药物并用,以避免副作用。3.在服用阿维A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若出现肝功能异常,应每周检查。若肝功能未恢复正常或进一步恶化,必须停止治疗,并继续监测肝功能至少3个月。4.对有脂代谢障碍、糖尿病、肥胖症、酒精中毒的高危患者和长期服用阿维A的患者,必须定期检查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5.对长期服用阿维A的患者,应定期检查有无骨异常。6.正在服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及停药后2年内,患者不得献血。7.阿维A在儿童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认,因而阿维A只用于患有严重角化异常性疾病,且无有效替代疗法的那些儿童。8.治疗期间,不要使用含维生素A的制剂或保健食品,要避免在阳光下过多暴露。9.如发生过量服用,应立即停药,采取将本品从体内排出的措施,并密切监视颅内压升高的体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