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2.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其它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苦参素,其化学名称为:氧化苦参碱。 |
黄芪、延胡索、防已、茯苓、鳖甲、厚朴、桃仁、赤芍、莪术、土鳖虫、牛膝。 |
|
| 生产企业 |
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30506 |
国药准字Z20030056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1.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2.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其它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
舒肝活血,健脾祛湿。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等血清学指标异常属肝郁血瘀兼脾虚湿滞者,症见胁肋疼痛,肝脾肿大,脘腹胀满,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腻等。 |
|
| 用法用量 |
1、治疗乙肝:将本品0.6g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次0.6g,二月为一疗程。或遵医嘱。2、用于升白:每日二次,每次0.2g。 |
开水冲服,1次1袋,1日3次,三个月为一疗程。 |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有严重血液,心,肝,肾及内分泌疾患者禁用。 |
孕妇忌用。 |
|
| 禁忌 |
|
|
|
| 成分 |
1.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2.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其它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
舒肝活血,健脾祛湿。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等血清学指标异常属肝郁血瘀兼脾虚湿滞者,症见胁肋疼痛,肝脾肿大,脘腹胀满,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腻等。 |
|
| 药理作用 |
本品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鸭血清DHBV-DNA水平,对CCL4和一半乳糖胺所致的小鼠中毒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偶见口苦、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下降、黄疸、瘙痒、肝功能异常,除口苦、恶心与药物有关外,其余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关系尚无法判定。 |
|
| 注意事项 |
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长期使用应密切注意肝功能变化,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不建议使用本品,用药后出现药疹者应停药。 |
尚不明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