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症状;2.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痛经、牙痛、头痛等;4.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双氯芬酸钠。 |
西洋参,玄参,石斛,麦冬,天冬,红参,黄芪,五味子,枸杞子,玉竹,地黄,熟地黄,制何首乌,阿胶,白芍,黄精,龙眼肉,白术,苍术,薏苡仁(炒)山药,山茱萸,牛膝,狗脊,黄连,黄柏,地骨皮,白薇,夏枯草,蒺藜,天花粉,葛根,青黛,蛤壳,丹参,泽兰。 |
|
生产企业 |
白云山汤阴东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百琪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1024221 |
国药准字B2002066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症状;2.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痛经、牙痛、头痛等;4.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中风偏瘫、肢体麻木、头晕目眩、尿频尿多、口干舌燥、失眠健忘、视力模糊、皮肤瘙痒、肾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 |
|
用法用量 |
口服:1.作为常规剂量,最初每日剂量为100mg~150ng(4~6片)。对轻度病人或需长期治疗的病人,每日剂量为75~100mg(3~4片)。通常将每日剂量分2~3次;2.对原发性痛经,通常每日剂量为50~150mg(2~6片),分次服用。最初剂量应是50~150mg(2~6片),必要时,可在若干个月经周期之内提高剂量达到最大剂量200mg(8片)/日。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开始治疗,病持续数日,治疗方案依症状定;3.小儿常用量:一日0.5~2.0mg/kg,日最大量为3.0mg/kg,分3次服。 |
|
|
副作用 |
1.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其他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7.本品不得用于12个月以下的儿童; 8.胃或肠道溃疡患者禁用。 |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16岁以下的儿童不宜服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老人注意事项: 本品可能诱导或加重老年人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 服用利尿剂或有细胞外液丢失的老年患者慎用。 |
|
|
成分 |
用于: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症状;2.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痛经、牙痛、头痛等;4.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中风偏瘫、肢体麻木、头晕目眩、尿频尿多、口干舌燥、失眠健忘、视力模糊、皮肤瘙痒、肾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 |
|
药理作用 |
详见说明书。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1)脾胃虚寒者慎用;(2)限制饮酒和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3)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