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可达50%以上。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也有一定疗效。常与长春碱、泼尼松、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等合用,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长春新碱应在天门冬酰胺酶之前给药,如先给本品就会损害肝对长春新碱的清除。临床尚可利用本品的兔疫抑制作用治疗皮肌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化学名称:4-[双(2-氯乙基)氨基]苯丁酸 分子式:C14H19Cl2NO2 分子量:304.22 |
||
生产企业 |
济南维尔康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
ExcellaGmbH&Co.KG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7022254 |
H2017029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可达50%以上。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也有一定疗效。常与长春碱、泼尼松、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等合用,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长春新碱应在天门冬酰胺酶之前给药,如先给本品就会损害肝对长春新碱的清除。临床尚可利用本品的兔疫抑制作用治疗皮肌炎。 |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恶性淋巴瘤、卵巢癌、乳腺癌、支气管癌、贲门癌、胃癌、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皮肤T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
|
用法用量 |
一般静注或静滴,每次40~200U/kg,每日或隔日1次,根据耐受程度逐渐增至1000U/kg。静注以20~40m1生理盐水稀释,静滴以5%葡萄糖溶液500ml稀释,10~20次为一程。肌注:剂量同静注,用5~10ml生理盐水溶解。当与泼尼松和长春新碱联合应用治疗儿童急性淋性白血病时,可每日静滴1000U/kg,在使用泼尼松和长春新碱后给予,即从治疗后的第22天开始,连续10d。如先于上述药物给予或同时给予,会增强不良反应。肌注:在与泼尼松和长春新碱联合用药时,每次6000U/㎡从第4天始每3d给予1次,共9次剂量。 |
|
|
副作用 |
怀孕及哺乳期妇女。 |
|
|
禁忌 |
|
|
|
成分 |
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可达50%以上。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也有一定疗效。常与长春碱、泼尼松、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等合用,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长春新碱应在天门冬酰胺酶之前给药,如先给本品就会损害肝对长春新碱的清除。临床尚可利用本品的兔疫抑制作用治疗皮肌炎。 |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恶性淋巴瘤、卵巢癌、乳腺癌、支气管癌、贲门癌、胃癌、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皮肤T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
|
药理作用 |
某些肿瘤细胞(如淋性白其病细胞)缺乏门冬酰胺合成酶,因此不能自身合成生长必需的门冬酰胺,必须依赖宿主供给。本品能将门冬酰胺催化分解成门冬氨酸和氨,故能使这些肿瘤细胞缺乏门冬酰胺,从而干扰其蛋白质合成,起抑制细胞生长作用。本品可能对G1期细胞具特异性。最初认为有无门冬酰胺合成酶是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间特有的生化差别。但目前发现多种正常细胞对门冬酰胺酶也是敏感的。此外,人白血病细胞中亦有含有门冬酰胺合成酶的细胞株,能较快地产生耐药性,因此,本品用于肿瘤治疗时,不宜单独使用,亦不宜作维持治疗用,而应该与其他抗癌药联合应用。 |
||
注意事项 |
肝肾疾病患者、骨髓机能抑制者、合并感染者和水痘患者慎用。 |
本品是一种活性细胞毒类药物,仅限于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应用。对免疫受损患者接种活疫苗有引发感染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对于该类病人不推荐使用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安全操作触摸药片者应遵照细胞毒类药品的使用指南操作。接触薄膜包衣完整的本品药片无害。但本品药片不可分割。用药监测由于本品可造成不可逆转的骨髓损害,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细胞计数。本品治疗剂量仅抑制淋巴细胞,对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影响很小。当中性粒细胞开始降低时无需停药,但须强调,停药后10天甚至更长时间,中性粒细胞仍可下降。近期曾接受放射治疗或其它细胞毒类药物治疗的病人不宜使用本品。当出现骨髓淋巴细胞浸润或骨髓增生时,每日剂量不应超过0.1mg/kg体重。患肾病综合症的儿童,间歇高剂量苯丁酸氮芥治疗的病人和有癫痫史的患者用药时应严密监测后序用药情况,因其发生癫痫的危险性增加。和任何潜在的致癫痫药物一样,当本品应用于有癫痫史的患者、头部有外伤的患者、或使用其他潜在致癫痫药物的患者时,应格外谨慎。肾功能损害患者由于氮质血症也可引起骨髓抑制,故更应注意监测。肝功能损害患者本品的代谢作用仍在研究当中,但肝功能明显异常者应考虑减少剂量。致突变和致癌性与其他细胞毒药物一样,在体内、体外对人和动物的基因毒性和致癌实验表明本品有致突变性。本品还可导致男性染色单体和染色体损害。有报道,以本品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进展为急性白血病但尚不清楚急性白血病是自然病史的一部分,还是因药物治疗引起的。比较使用烷化剂和不使用烷化剂治疗卵巢癌患者,使用烷化剂包括苯丁酸氮芥可显著增加急性白血病的发生率。对于使用本品进行乳腺癌长期辅助治疗的患者,有一小部分患者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报道。使用本品治疗应权衡潜在的治疗益处与致白血病的风险。致畸性大鼠和小鼠单剂口服给药4-20mg/kg,苯丁酸氮芥可导致发育异常,如短尾或卷尾,小脑和露脑,指畸形(包括缺指,短指,并指和多指),长骨异常(如长度减少,一部或多部骨缺失),胚胎骨化位置全部缺失。大鼠单剂腹腔内给药3-6mg/kg,本品对大鼠仔代可引起肾脏异常。对生殖的影响本品有引起卵巢功能抑制和闭经的报道。当使用本品治疗总剂量至少达400mg时,可观察到精子活力缺乏。有报告淋巴瘤患者接受总量为410-2600mg的苯丁酸氮芥治疗后,其精子生成能力仍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与其它细胞毒药物一样,无论夫妻任何一方使用本品,都应采取避孕措施。在大鼠实验中,本品可损害精子形成,并导致睾丸萎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