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2.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 3.痛风石。 4.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 5.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分为别嘌醇。 |
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制)、麸炒枳壳、马钱子粉。 |
|
生产企业 |
北京优华药业有限公司 |
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9993814 |
国药准字Z6102133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2.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 3.痛风石。 4.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 5.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
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解毒止痛。对毒瘀内结所致的肿瘤患者具有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作用。 |
|
用法用量 |
口服。 1.成人常用量:初始剂量一次50mg(半片),一日1~2次,每周可递增50~100mg(半片~1片),至一日200~300mg(2片~3片),分2~3次服。每2周测血和尿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仍高可再递增。但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6片)。 2.儿童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用量:6岁以内每次50mg(半片),一日1~3次;6~10岁,一次100mg(1片),一日1~3次。剂量可酌情调整。 |
口服,一次4-8粒,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者禁用。 |
少见恶心,药疹,偶见头晕,腹泻。停药后上述症状可自行消失。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剂量应酌情调整。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人应谨慎用药,并应减少一日用量。 |
|
|
成分 |
1.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2.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 3.痛风石。 4.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 5.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
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解毒止痛。对毒瘀内结所致的肿瘤患者具有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作用。 |
|
药理作用 |
本品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了尿酸的生成。使血和尿中的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水平,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也有助于痛风病人组织内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别嘌醇亦通过对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酸转换酶的作用抑制体内新的嘌呤的合成。本品口服后24小时血尿酸浓度就开始下降,而在2~4周时下降最为明显。 |
经药理研究表明,平消胶囊具有以下作用: 1.抗肿瘤作用:平消胶囊可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和浸润,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并与环磷酰胺发挥一定协同抗癌作用。 2.扶正和解毒作用:平消胶囊可明显增强荷瘤小鼠耐高温、耐寒、耐缺氧能力,增强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的活性,并可对抗放化疗引起的骨髓移植、粒细胞减少及肝脏损伤。 3.活血化瘀作用:平消胶囊可降低高粘大鼠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 4.镇痛抗炎作用:平消胶囊可抑制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郭肿胀,减轻卵蛋白引起的大鼠后足跖肿胀。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不能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不能作为抗炎药使用。因为本品促使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时可再次诱发并加重关节炎急性期症状。 2.本品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两周左右)方开始应用。 3.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并使尿液呈中性或碱性以利尿酸排泄。 4.本品用于血尿酸和24小时尿尿酸过多,或有痛风石、或有泌尿系结石及不宜用促尿酸排出药者。 5.本品必须由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有效量维持正常血尿酸和尿尿酸水平,以后逐渐减量,用最小有效量维持较长时间。 6.与排尿酸药合用可加强疗效。不宜与铁剂同服。 7.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尿酸及24小时尿尿酸水平,以此作为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 8.有肾、肝功能损害者及老年人应谨慎用药,并应减少一日用量。 9.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
1.可与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同时进行。 2.孕妇禁用。 3.用药过程中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4.本品不可过量服用。 5.不宜久服。 6.运动员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