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硫唑嘌呤。化学名称:6-[(1-甲基-4-硝基-1H-咪唑基-5-)硫代]-1H-嘌呤。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9H7N7O2S分子量:277.27 |
主要成份:依托泊苷,每一依托泊苷胶囊含依托泊苷25mg;添加物聚乙二醇,对羟基甲酸乙酯及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
|
生产企业 |
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3020153 |
注册证号H2016061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
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癌。 |
|
用法用量 |
1.口服每日1.5mg~4mg/kg,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2.异体移植,每日2mg~5mg/kg,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3.白血病,每日1.5mg~3mg/kg,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 |
本药为剧毒 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般成人每日175-200MG,连续服... |
|
副作用 |
已知对本品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 |
1. 血液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出血和贫血。 2. 肝脏 有时出现COP,GPT,AL-P胆红素升高。 3. 肾脏 有时出现BUN升高。 4. 消化 有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腔炎,腹痛,腹泻,便秘等。 5. 过敏 有时出现红疹,红斑,瘙痒。 6. 皮肤 有时出现严重的脱毛。 7. 神经 有时出现四肢麻木,头痛等。 8. 循环系统 可出现心电图改变,不整脉,低血压等。 9. 呼吸系统 可出现间质性肺炎。 10. 其它 有时出现倦怠,疲劳。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可致畸胎,孕妇忌用 老人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实验表明有致畸出现,因此妊娠妇女或有妊娠可能的妇女最好不用本药。因药物可进入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中止哺乳。 儿童用药:特别注意副作用,应慎重。 老年用药:因生理机能减退,应注意用药间歇及剂量。 |
|
成分 |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
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癌。 |
|
药理作用 |
在体内几乎全部转变成6-巯基嘌呤而起作用。由于其转变过程较慢,因而发挥作用缓慢。它能抑制Friend白血病,抑制病毒对小鼠的感染,使脾脏肿大得到抑制,使脾脏及血浆内病毒滴度下降。大鼠长期腹腔注射本品达4~5个月时出现体重下降、严重贫血和网织细胞增加。家兔于妊娠早期给予本药,可引起畸胎,主要是肢体发育受到影响。可通过对RNA代谢的干扰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若小剂量长期存在于培养基中,可抑制致敏的淋巴细胞在体外的杀伤细胞作用。 |
阻碍DNA topoisomeraseⅡ的作用,与其结合形成稳定的DNA-TopoⅡ-Ep复合物,阻止了其联接DNA链的功能。从而使DNA双链结构断裂,呈断片化,显示明显的杀细胞作用。阻断细胞在G2期。 |
|
注意事项 |
致肝功能损害,故肝功能差者忌用,亦可发生皮疹,偶致肌肉萎缩,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 |
本药可引起骨髓机能抑制,应经常进行血液,肝肾功能检查,随时调节药物剂量或停药。因长期服用有呈迁延性倾向,应慎重给药。对儿童及生殖年龄的患者给药时,应考虑到对性腺的影响。由于本药主要通过肝脏器排泄,所以有肝肾功能障碍及老年人应慎用本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