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适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纤维肌痛症、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关节和/或肌肉的疼痛;运动扭伤、拉伤引起的疼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辣椒碱,其化学名称为:(反)-N-[(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8-甲基-6-壬烯酰胺。 |
本品主要成份为替加氟。 |
|
生产企业 |
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60290 |
国药准字H2013012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适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纤维肌痛症、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关节和/或肌肉的疼痛;运动扭伤、拉伤引起的疼痛。 |
主要治疗消化道肿瘤,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有一定疗效。也可用于治疗乳腺癌、支气管癌和肝癌等。还可用于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等。 |
|
用法用量 |
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外用,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适量用棉签均匀涂于患处,并轻轻按摩使药物被皮肤完全吸收。一般情况下,每次用1~2个黄豆粒大小的用量,每日3~4次。如果药物用于手部区域,涂药后30分钟方可洗手。 |
内容。 |
|
副作用 |
|
轻度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轻度胃肠反应以食欲减退、恶心为主,个别病人可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停药后可消失。其他反应有乏力、寒颤、发热、头痛、眩晕、运动失调、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粘膜炎及注射部位血管疼痛等。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参见 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适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纤维肌痛症、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关节和/或肌肉的疼痛;运动扭伤、拉伤引起的疼痛。 |
主要治疗消化道肿瘤,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有一定疗效。也可用于治疗乳腺癌、支气管癌和肝癌等。还可用于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等。 |
|
药理作用 |
辣椒碱主要是通过影响C型感觉神经元上的神经传导介质P物质的释放、合成和贮藏而起镇痛和止痒作用。P物质是一种十一肽,可把疼痛和瘙痒由外周神经传入脊髓神经和高级中枢神经。局部外用辣椒碱作用于外周神经轴突,导致来自所有神经元(外周和中枢)的P物质减少从而实现镇痛的功效。 |
本品为氟尿嘧啶的衍生物,在体内经肝脏活化逐渐转变为氟尿嘧啶而起抗肿瘤作用。能干扰和阻断DNA、RNA及蛋白质合成,主要作用于S期,是抗嘧啶类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其作用机理、疗效及抗瘤谱与氟尿嘧啶相似,但作用持久,吸收良好,毒性较低。化疗指数为氟尿嘧啶的2倍,毒性仅为氟尿嘧啶的1/4~1/7。慢性毒性实验中未见到严重的骨髓抑制,对免疫的影响较轻微。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仅用于完整皮肤,不可用于皮肤损伤部位。2、请按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用药次数用药,但避免长期的大面积使用。3、勿与眼睛、粘膜接触,避免接触隐形眼镜,如不慎接触到眼睛,请用大量清水冲洗。4、洗澡、游泳、日光浴或受热前后,不可立即使用本品。5、用药后请用肥皂和水洗手,以免将手部残留药物接触到眼睛和身体其它敏感部位。6、本品仅供外用,切勿入口。7、如使用本品一周后,局部疼痛仍无缓解,请向医师咨询。 |
1、用药期间定期检查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若出现骨髓抑制,轻者对症处理,重者需减量,必要时停药。一般停药2—3周即可恢复。 2、轻度胃肠道反应可不必停药,给予对症处理,严重者需减量或停药,餐后服用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3、有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使用时应慎重,酌情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