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儿童装)
德国希尔制药有限公司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呼吸道感染、耳鼻喉炎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桃金娘油。 |
本品主要成份为头孢克肟。 |
|
生产企业 |
德国希尔制药有限公司 |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 |
|
批准文号 |
Z20100007 |
国药准字H1093012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呼吸道感染、耳鼻喉炎症。 |
本品适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处),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壮汉球菌、大肠球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等引起的以下细菌性感染疾病: 1.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继发感染,肺炎; 2.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 3.胆囊炎、胆管炎; 4.猩红热; 5.中耳炎,鼻窦炎等。 |
|
用法用量 |
1、4岁至10岁儿童:服用吉诺通(儿童装),120mg/粒。2、急性患者:每次1粒,每天3-4次。3、慢性患者:每次1粒,每天2次。口服,本品较宜在餐前30分钟用较多的凉开水送服。勿将胶囊掰开或咀嚼服用。 |
成人每日400mg,儿童每日8mg/kg,可单次或分2次口服。儿童体重≥50kg或年龄≥12岁时用成人剂量。治疗单纯性淋病时宜400mg单剂疗法。治疗单纯性淋病时宜400mg单剂疗法。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肌酐清除率(CCr)为21~60ml/min并进行血液透析者给标准剂量的50%,即每日给药300mg;CCr≤20ml/min并进行腹膜透析者给标准剂量的50%,即每日给药200mg。 |
|
副作用 |
对本品有过敏反应者不宜使用。 |
对本品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新生儿及早产儿均应慎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老人注意事项: 高龄患者慎用。 |
|
成分 |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呼吸道感染、耳鼻喉炎症。 |
本品适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处),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壮汉球菌、大肠球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等引起的以下细菌性感染疾病: 1.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继发感染,肺炎; 2.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 3.胆囊炎、胆管炎; 4.猩红热; 5.中耳炎,鼻窦炎等。 |
|
药理作用 |
标准桃金娘油在上、下呼吸道粘膜均能迅速发挥溶解粘液、促进分泌的作用,并可产生β-拟交感神经效应,刺激粘膜纤毛运动,增强粘膜纤毛清除功能,使粘液移动速度显著增加,有助痰液排出。此外本品具有抗炎作用,能通过减轻支气管粘膜肿胀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对细菌和真菌亦具有杀菌作用。经持久用药后,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可被改善或治愈。本品的剂型是口服肠溶胶囊,到达小肠后药物才被释放,即使是有胃病史的患者亦能良好耐受。 |
头孢克肟为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起杀菌作用,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许多产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菌株仍对本品敏感。头孢克肟在体外和体内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如流感杆菌(包括产酶株)、卡他莫拉菌(包括产酶株)、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淋球菌(包括产酶株)均具良好抗菌作用。头孢克肟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副流感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多杀巴斯德菌、普罗威登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粘质沙雷菌、异型枸橼酸菌、丙二酸盐枸橼酸菌亦具抗菌活性,但其临床有效性尚未确立。本品对葡萄菌抗菌作用差,对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脆弱拟杆菌、梭菌属等无抗菌作用。 |
|
注意事项 |
药物过量:即使在最大耐受剂量(人:约1.500mg/kg,大鼠:大于2.000mg/kg),标准桃金娘油的急性毒性也很低。狗可耐受大于2.000mg/kg的口服剂量而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即使无意中服用了该药,标准桃金娘油的不良反应也极少,高剂量的中毒反应有:头晕、恶心、腹痛,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和呼吸障碍。严重中毒后罕见有心血管并发症。解救措施:使用液体石蜡3ml/kg体重;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并吸氧。 |
1.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肠炎患者慎用,6月以下儿童不宜应用。过去有青霉素过敏休克病史的患者慎用本品,因亦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2.肾功能不全者血清半衰期延长,须调整给药剂量。 3.相同剂量混悬剂与片剂服用后以前者为高。血药浓度以前者为高。 4.治疗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疗程至少需10天。 5.中耳炎患者宜用混悬剂治疗。 6.对本品或头孢菌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8.新生儿及早产儿均应慎用。 9.高龄患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