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用于阴痒带下或阴部灼热、口干苦、小便色黄短涩、舌质红苔黄腻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辩证属湿热下注见上述证候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黄柏、苦参、大叶桉叶、蒲公英、地肤子、赤芍、蛇床子、冰片。  | 
                        
                             浙贝母、当归、赤芍、漏芦、茜草、香附、柴胡、橘核、夏枯草、丝瓜、络郁金、甘草。  | 
                    |
| 生产企业 | 
                             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  |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90073  | 
                        
                             国药准字Z20055418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用于阴痒带下或阴部灼热、口干苦、小便色黄短涩、舌质红苔黄腻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辩证属湿热下注见上述证候者。  | 
                        
                             疏肝活血、软坚散结。用于经期乳胀痛有块、月经不调或量少色紫成块及乳腺增生。  | 
                    |
| 用法用量 | 
                             外用。一次10ml药液,用温水稀释至100ml冲洗阴道,一日2次,7天一疗程。  | 
                        
                             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服时摇匀。  | 
                    |
| 副作用 | 
                             偶见用药局部不适。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用于阴痒带下或阴部灼热、口干苦、小便色黄短涩、舌质红苔黄腻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辩证属湿热下注见上述证候者。  | 
                        
                             疏肝活血、软坚散结。用于经期乳胀痛有块、月经不调或量少色紫成块及乳腺增生。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1.本品尚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 2.本品尚无老年性明道炎、衣原体明道炎、支原体阴道炎以及淋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 3.本品尚无局部患处直接涂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 4.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