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休克、肿瘤辅助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每mL注射液含红参.、麦冬.、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 |
|
| 生产企业 |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
NovartisFarmaS.p.A.(I)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1020665 |
国药准字J20140049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休克、肿瘤辅助治疗。 |
用于治疗单一药物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轻度-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本品不适用高血压的初始治疗。 |
|
| 用法用量 |
肌内注射。一次2-4毫升,一日1次。静脉滴注。一次10-60毫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稀释后应用)或遵医嘱。 |
本品每片含有缬沙坦80mg和氢氯噻嗪12.5mg。当用缬沙坦单一治疗不能满意控制... |
|
| 副作用 |
对本品有过敏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
下面按照系统器官分类列出了在临床试验中和实验室检查发现的在缬沙坦加氢氯噻嗪组中发生率比安慰剂组高的药品不良反应和上市后个体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每种药物单方给予时发生的但在临床试验中没有发现的不良反可能会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期间发生。 |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人慎用。 |
|
|
| 成分 |
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休克、肿瘤辅助治疗。 |
用于治疗单一药物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轻度-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本品不适用高血压的初始治疗。 |
|
| 药理作用 |
1.适用于各种休克,可兴奋肾上腺皮质系统及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对休克时各种病理性物质的清除作用,可改善心﹑肝﹑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改善微循环及抗凝作用。 2.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能强心升压,改善冠脉流量,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并有保护﹑修复心肌细胞及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3.对于各种癌症病人,配合化疗﹑放疗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能改善癌症病人全身健康状况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改善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NK﹑LAK活性及TH/TS值等),提高肿瘤消失缩小率。 |
缬沙坦血管紧张素l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ll(Ang ll)。Ang ll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重要活性成份,与各种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发挥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直接或间接参与血压调节。血管紧张素ll是一种强的缩血管物质,可发挥直接的升压效应,还可促进钠的重吸收,刺激醛固酮分泌。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活性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Ang)ll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与AT1受体的亲和力比AT2受体的亲和力强20000倍。缬沙坦阻断了AT1受体的作用后,升高了的血管紧张素ll可能会刺激未被阻断的AT2受体。AT1受体亚型介导血管紧张素ll的生理反应,AT2受体亚型是抗衡AT1受体作用的,缬沙坦对AT1受体没有部分激动的活性。缬沙坦不抑制ACE(又名激肽酶ll),此酶使血管紧张素l转化为血管紧张素ll且降解缓激肽。缬沙坦对ACE没有抑制作用,不引起缓激肽和P物质的潴留,故不易引起咳嗽。比较缬沙坦与ACE抑制剂的临床试验证实,缬沙坦组干咳的发生率(2.6%)显著低于ACE抑制剂组(7.9%)(P |
|
| 注意事项 |
1.过敏体质者慎用。 2.孕妇慎用。 3.本品含有皂苷,摇动时产生泡沫是正常现象。 4.本品不能与其他药混合滴注。 5.静脉给药时应尽量采用静脉滴注,避免静脉推注,且剂量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 6.静脉滴注时应小心,防止渗漏血管外而引起刺激疼痛;冬季可用30℃温水预热,以免除物理性刺激。 7.使用本品应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带终端滤器)。 8.用药期间宜进低盐、低脂饮食,清淡易消化食品,不要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9.用药期间不要饮酒,吸烟。 10.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1.用药期间,注意 |
血清电解质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