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清热化痰。用于头目眩晕,耳鸣耳聋,心惊失眠,手面麻木,潮热盗汗,痰多胸闷等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生地黄、牡丹皮、钩藤、茯苓、山药(麸炒)、山茱萸(制)、当归、珍珠母、菊花、川芎、苦杏仁(去皮)、酸枣仁(炒)、地龙、半夏(制)、栀子(炒)、甘草、僵蚕(炒)、胆南星。 |
人参、蕲蛇(酒炙)、广藿香、檀香、母丁香、玄参、细辛、香附(醋制)、地龙、熟地黄、三七、乳香(醋翩)、青皮、豆蔻、防风、制何首乌、川芎、片姜黄、黄芪、甘草、黄连、茯苓、赤芍、大黄、桑寄生、葛根、麻黄、骨碎补(炒)、全蝎、僵蚕(炒)、附子(制)、琥珀、龟甲(醋制),粉萆粟、白术(麸炒)、沉香、天麻、肉桂、白芷、没药(醋制)、当归、草豆蔻、威灵仙、乌药、羌活、橘红、六神曲(麸炒)朱砂、血竭、人工麝香、冰片、体外培育牛黄、天竺黄、胆南星、水牛角浓缩粉。 |
|
生产企业 |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马鞍山天福康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43474 |
国药准字Z3402079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滋补肝肾,清热化痰。用于头目眩晕,耳鸣耳聋,心惊失眠,手面麻木,潮热盗汗,痰多胸闷等症。 |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脑梗塞恢复期,证属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络阻型。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2丸,一日3次,小儿酌减。 |
谨遵医嘱 |
|
副作用 |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
|
|
禁忌 |
|
|
|
成分 |
滋补肝肾,清热化痰。用于头目眩晕,耳鸣耳聋,心惊失眠,手面麻木,潮热盗汗,痰多胸闷等症。 |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脑梗塞恢复期,证属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络阻型。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