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辅料为蔗糖、糊精。 |
龙眼肉、鹿角、大枣、香附(醋制)、肉苁蓉(酒制)、杜仲(盐制)、当归、猪腰子、牛膝、琥珀、人参、鹿茸、莲子、白芍、牡蛎、枸杞子、龙骨、狗脊(沙烫)、乳香(醋制)、秋石、鹿尾、没药(醋制)、陈皮、白术(麸炒)、熟地黄、砂仁、木香、黄芩、川穹、红花、沉香、续断、地黄、制何首乌、茯苓、紫河车、甘草、桑寄生、党参、酸枣仁(炒)、山茱萸(酒制)、木瓜、黄芪、清半夏、锁阳、肉豆蔻(煨)、补骨脂(盐制)、远志(制)、麦冬、苍术、猪脊髓。 |
|
生产企业 |
甘肃河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62020389 |
国药准字Z2004327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宣肺、清热,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
补血益气,兴奋精神。用于身体衰弱、气血两亏、思虑过度、精神不足、筋骨无力、心脏衰弱、腰膝酸痛、梦遗滑精、自汗盗汗,头昏眼花;妇女白带量多,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腰疼腹痛。 |
|
用法用量 |
开水冲服。2岁以内一次1克,3至4岁一次1.5克,5至7岁一次2克,一日3~4次。 |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宣肺、清热,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
补血益气,兴奋精神。用于身体衰弱、气血两亏、思虑过度、精神不足、筋骨无力、心脏衰弱、腰膝酸痛、梦遗滑精、自汗盗汗,头昏眼花;妇女白带量多,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腰疼腹痛。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婴儿及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高血压、心脏病患儿慎用。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运动员慎用。 6.本品是以清宣肺热,止咳平喘为主,可以在小儿发热初起,咳嗽不重的情况下服用,若见高热痰多,气促鼻扇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7.咳嗽久治不愈,或镇咳伴吐,应去医院就诊。 8.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9.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10.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1.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是禁止使用。 1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3.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4.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