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避孕、月经不规律、经前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激素过多症状、预防骨质疏松。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屈螺酮3mg和炔雌醇0.03mg |
本品活性成份为地诺孕素。 化学名称:17-羟基-3-氧代-19-去甲-17α-孕甾-4,9-二烯-21-腈 分子式:C20H25NO2 分子量:311.42 |
|
生产企业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
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J20080085 |
国药准字H2021343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避孕、月经不规律、经前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激素过多症状、预防骨质疏松。 |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月经过多、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 |
|
用法用量 |
|
|
|
副作用 |
|
|
|
禁忌 |
|
|
|
成分 |
避孕、月经不规律、经前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激素过多症状、预防骨质疏松。 |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月经过多、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如果存在下述任何一种情况/危险因素,应对每一位妇女权衡应用COC的益处与可能出现的危险,在她决定开始服药前与其进行讨论。如果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或危险因素加重、恶化或首次出现,应与医生联系。医生应决定是否应该停用COC。·循环系统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已经表明,使用COCs与动、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有关。这些事件的发生罕见。使用第一年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危险性最高。在开始使用COC或再次(停药间隔期持续4周或更长时间)使用相同或不同的COC时,风险会增加。一项大型前瞻性3组队列研究数据显示,风险增加主要出现在最初3个月。总之使用含低剂量雌激素(<50μg炔雌醇)的COCs妇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比未使用COCs且未怀孕妇女高2-3倍,但风险低于怀孕和分娩。VTE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死亡(1%-2%)。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含屈螺酮OCs的VTE风险高于含左炔诺孕酮OCs(即第二代口服避孕药),可能与含去氧孕烯/孕二烯酮OCs(即第三代口服避孕药)的风险相当。静脉血栓栓塞(VTE)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或肺栓塞,在所有的COCs使用期间都可能发生。极为罕见的,有报道在COC使用者中其它血管发生血栓形成,如肝、肠系膜、肾、脑或视网膜静脉和动脉。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否与使用COCs有关,目前尚无一致的观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症状包括:单侧腿肿胀或沿腿部静脉肿胀;当站立或行走时腿部疼痛或压痛;腿部温暖感增加;腿部皮肤发红或变色。肺栓塞(PE)的症状可能包括突发无原因气短或呼吸急促;突发咳嗽可能伴出血;胸部锐痛可能伴深呼吸增加;焦虑;严重的头晕或眩晕;快速或不规律心跳。其中一些症状(例如,气短、咳嗽)并非特有症状,可能被认为源于其它常见或非严重事件(例如,呼吸道感染)。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可能包括脑血管意外,血管闭塞或心肌梗死(MI)。脑血管意外症状可能包括:突发面部、臂部或腿部的麻术或无力,特别是单侧身体;突发意识模糊,语言或理解力障碍;突发单侧或双侧视力障碍;突发行走障碍,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突发、严重或不明原因长期头疼;意识丧失或昏厥伴随或不伴随癫痫发作。其它血管闭塞征象可包括突发疼痛,肢体末端肿胀和淡蓝变色;急性腹痛。心肌梗死(MI)的症状也括:疼痛、不适感,压迫感,沉重感,肺部、臂部或胸骨下挤压和充胀感,不适感辐射至背部、颚部、喉咙、臂部、胃部;充胀感、消化不良或窒息感;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极端虚弱、焦虑或气短;快速或不规律心跳。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死亡。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血栓栓塞事件或脑血管意外风险可随下列情况而增加:-年龄增加;-肥胖(体重指数超过30kg/m2);-阳性家族史(即兄弟姐妹或双亲在较早年龄发生过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如果怀疑存在遗传易感性,在决定使用任何COC前,应向专科医生咨询;-长时间制动,大型外科手术,任何腿部手术,或较大的创伤。对于这些情况建议停服COC(择期手术前至少先停药4周),直到完全恢复活动两周后再服药。-吸烟(吸烟量大及年龄增加则风险进一步增加,尤其是35岁以上的妇女);-异常脂蛋白血症;-高血压;-偏头痛;-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对于静脉曲张和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在静脉血栓栓塞中的可能作用,没有一致意见。应该考虑产褥期血栓栓塞的危险增加(参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与循环系统不良事件有关的其它临床情况包括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慢性炎性肠道疾病(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及镰状细胞疾病。使用COC期间,偏头痛发作频率或疼痛程度增加(可能为脑血管意外的前驱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立即停服COC。提示可能有遗传或获得性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易患体质的生物化学因素,包括活性蛋白C(APC)抵抗,高半胱氨酸血症,抗凝血酶Ⅲ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剂)。当权衡利弊时,医生应考虑到对一种病情的充分治疗可能减少相关的血栓形成的危险,以及血栓形成与妊娠相关的危险性高于与使用低剂量的COC(炔雌醇<0.05mg)相关的危险性。·肿瘤官颈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持续的HPV感染。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显示长期使用COCs可以进一步增加这一危险。但是对于这一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应归因于混淆作用,例如官颈筛查和包括使用屏障避孕措施在内的性行为,还一直存在争议。对于54项流行病学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现正使用COCs的妇女诊断为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稍有增加(RR=1.24)。在停止COC使用后的10年间,增加的危险性逐渐消失。由于乳腺癌很少发生在40岁以下的妇女,因此,相对于乳腺癌的总体危险性,正在使用和近期使用COC者中诊断乳腺癌增加的数目很少。这些研究没有提供因果证据。所观察到的危险性增加,可能是由于对COC使用者的乳腺癌诊断较早、COCs的生物学效应、或两者兼有。与从未使用COC者相比,曾使用COC者的乳腺癌在临床上常处于更早分期。COCs使用者中曾有报告发生罕见的良性肝脏肿瘤,甚至更罕见的恶性肝脏肿瘤。在个别病例中,这些肿瘤引起了危及生命的腹腔内出血。服用COCs的妇女出现重度的上腹疼痛、肝脏肿大或有腹腔内出血的体征时,鉴别诊断要考虑肝脏肿瘤。恶性肿瘤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死亡。·其它情况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钾的排泄能力受限。在一项临床研究中,轻或中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服用屈螺酮显示对血清钾的浓度没有影响。只有对于治疗前血清钾在正常范围上限并且正在使用保钾利尿剂的肾功能损伤患者,在理论上才可能有高钾血症危险性。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或有家族史的妇女,服用COCs可能增加胰腺炎的危险。虽然在很多服用COCs的妇女中有报告血压轻度增加,但是有临床意义的增高罕见。血压正常的妇女使用其它COC时由炔雌醇诱导的血压升高,可能被屈螺酮的抗盐皮质激素作用所对抗。然而,如果使用一种COC期间发生了持续有临床意义的高血压,医生应该慎重考虑停用COC并且治疗高血压。如果经降压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在医生考虑适当的时候可以恢复服用COC。有报道在妊娠期和服用COC时,下列情况发生或恶化,但是与使用COC有关的证据还不确定:与胆汁淤积有关的黄疸和/或瘙痒;胆石形成;卟啉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小舞蹈症;妊娠疱疹;与耳硬化症相关的听力丧失。在有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妇女中,外源性雌激素可以绣导或者加重血管性水肿的症状。急性或慢性肝脏功能异常需要停用COC,直到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首次发生于妊娠期的或既往使用性甾体激素期间的胆汁淤积性黄疸复发时,需停用COCs。虽然COCs可能影响外周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但是没有征据表明服用低剂量COCs(炔雌醇<0.05mg)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改变治疗方案。但是,应仔细观察糖尿病妇女服用COCs期间的情况。克隆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与使用COC有关。偶尔出现黄褐斑,特别是有妊娠黄褐斑病史的妇女。有黄褐斑倾向的妇女,服用COCs期间应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或紫外线辐射。每片本品含有46mg乳糖。对于罕见遗传性半乳糖不耐受,拉普乳糖酶缺乏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障碍的不能摄入乳糖的患者,应考虑。医学检查/咨洵首次服用或再次服用COC之前,应按照禁忌(参见【禁忌】)和警告(参见)的要求,采集完整的病史和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且定期复查。定期医疗评估也十分重要,因为禁忌(如:短暂脑缺血发作等)或危险因素(如: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的家族史)可能在服用COC期间首次出现。这些医疗评估的频率与性质应根据已建立的临床规范进行,并针对妇女个体进行凋整,但一般应重点包括血压、乳腺、腹部和盆腔器官,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应告诉妇女口服避孕药不能防止HIV感染(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疾病。疗效降低如发生漏服(参见【用法用量】)、胃肠道紊乱(参见【用法用量】)或同时服用其它药物时,COC的疗效可能降低(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周期控制所有COCs服用者都可能发生不规则出血(点滴或突破性出血),特别是在使用的最初几个月内。因此,评价任何不规则出血,要在约3个周期的适应期后才有意义。如果不规则出血持续存在或在规则周期之后出现,则应考虑非激素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诊断措施,以除外恶性肿瘤或妊娠。这些措施可包括刮宫术。有些妇女在停药期可能不发生撤退性出血。如果按照【用法用量】中所述方法服用COC,妇女不大可能发生妊娠。但是,如果首次不发生撤退性出血前没有按照这些方法服药,或两次不发生撤退性出血,则在继续服用COC前必须排除妊娠。·实验室检查使用甾体避孕药可能影响某些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包括肝脏、甲状腺、肾上腺和肾功能的生化指标,血浆(载体)蛋白水平,如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和脂质/脂蛋白分数,碳水化合物代谢指标,以及凝血和纤溶指标。变化通常保持在正常的实验室检查范围内。屈螺酮导致血浆肾素活性升高,其轻微的抗盐皮质活性诱导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未进行过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影响的研究。未观察到使用COCs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妥善储存全部药物,避免儿童触及。 |
因为地诺孕素片是一种单一孕激素制剂,所以可以推测,针对其他单一孕激素制剂的警告及使用注意事项,对于地诺孕素片同样适用,但并非所有的警告及注意事项都以地诺孕素片相应临床研究结果为依据。如果存在以下疾病/风险因素或其恶化,应评估患者的风险获益,才可开始或继续使用地诺孕素片。严重子宫出血例如,在患子宫腺肌病或子宫平滑肌瘤的妇女中,子宫出血可能在使用地诺孕素片时加重。如果出血量大或连续不断,可能导致贫血(有些病例发生重度贫血)。在发生贫血时,应考虑停用地诺孕素片。出血模式的改变大部分地诺孕素片治疗患者出现了月经出血模式的改变(参见【不良反应】)。循环系统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很少有证据证明单一孕激素制剂和心肌梗死或脑血栓栓塞风险升高之间存在关联。然而,心血管及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与年龄增长、高血压及吸烟有明显关联。高血压妇女中,单一孕激素药物可略微增加中风的风险。部分研究表明,单一孕激素药物的使用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风险略微升高,但其升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般认为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因素包括:有个人史或家族史(兄弟姐妹或父母相对年轻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年龄、肥胖、长期制动、重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在长期制动情况下,最好停止使用地诺孕素片(如要进行择期手术,至少提前4周停药),而且完全重新活动2周后才可恢复使用。必须考虑到产褥期血栓栓塞风险升高。如已有或疑似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中54项流行病学研究的荟萃分析报告指出,目前正在使用口服避孕药(OCs)(主要是雌-孕激素复方制剂)的妇女患乳腺癌的相对风险略有升高(RR=1.24)。这一升高的风险在停用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后的10年间逐渐消失。由于乳腺癌在40岁以下妇女中较罕见,因此,相对于乳腺癌的总体风险,目前正在使用及近期使用过COC的妇女患乳腺癌的人数增加幅度实际上并不大。单一孕激素药物使用者诊断乳腺癌的风险度,可能与COC使用相关乳腺癌风险相似。但是,单一孕激素药物的证据,是以小样本人群为依据,因此,不如COCs的证据确凿。这些研究并未提供因果关系判断的证据。所观察到的风险增加,其原因可能在于:OC使用者乳腺癌诊断的更早、OC或COC的生物学效应。临床上,OC使用者中诊断出乳腺癌的分期较未曾使用OC的患者中诊断出的癌症有更为早期的趋势。激素类药物(如地诺孕素片所含物质)使用者中报告过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病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例则更罕见。在个别案例中,这些肿瘤会引发危及生命的腹内出血。服用地诺孕素片的妇女出现重度上腹痛、肝脏肿大或腹内出血体征时,在辨证诊断中需考虑是否存在肝肿瘤。骨质疏松症骨密度(BMD)的变化在一项非对照的临床试验中,111名青少年女性患者(12-18岁)服用地诺孕素片,在12个月的治疗期中,腰椎骨矿物质密度(BMD)降低。从基线至治疗结束,腰椎(L2-L4)骨密度平均降低1.2%,变化范围介于-6%至+5%之间(95%置信区间:-1.70%~-0.78%,n=103)。在治疗结束后的第6个月对治疗结束时骨密度降低的患者亚组进行重新测定,显示有恢复的趋势(该亚组在治疗结束时与基线相比平均降低2.3%,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与基线相比降低0.6%,范围介于-9%至+6%之间(95%置信区间:-1.20%~0.06%,n=60)。骨密度降低是在青少年和成年期早期这个骨增长的关键期需要考虑的问题。尚不清楚该人群的骨密度降低是否会降低骨量峰值以及增加未来骨折的风险。由于服用地诺孕素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会降低,因此对每个有骨折风险的患者,在开具处方前医生应权衡获益和潜在的风险。对于所有年龄妇女的骨健康而言,无论通过食物还是补充剂适当地摄入钙及维生素D都非常重要。未观察到地诺孕素对成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其他情况对有抑郁症病史的患者,应仔细观察,如果抑郁症复发到严重程度,则应停药。地诺孕素片一般不影响血压正常妇女的血压。但是,地诺孕素片使用过程中,发生持续的有临床意义的高血压时,应停用地诺孕素片,并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既往发生在妊娠期间或既往使用性激素类药物期间的胆汁淤积性黄疸和/或瘙痒,在服用地诺孕素片时复发,需停用地诺孕素片。地诺孕素片可能对外周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耐量有轻微影响。对于糖尿病妇女,尤其是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在使用地诺孕素片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有时可能会出现黄褐斑,尤其是有妊娠期黄褐斑史的妇女。有出现黄褐斑倾向的妇女在使用地诺孕素片的同时应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或紫外线辐射。使用单孕激素制剂避孕的使用者较复方口服避孕药的使用者更可能发生异位妊娠。因此,在有异位妊娠病史或输卵管功能损害的妇女中,仅在仔细权衡获益风险后才可决定是否使用地诺孕素片。地诺孕素片用药期间,可发生持续性卵泡(常称之为功能性卵巢囊肿)。这些卵泡大多数无症状,但有些伴有盆腔痛。乳糖每片地诺孕素片药物含有62.8mg乳糖一水合物。对于有罕见遗传性半乳糖不耐受、拉普乳糖酶缺乏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且接受无乳糖膳食的患者,应考虑地诺孕素片中乳糖的含量。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在含地诺孕素产品的使用者中,未观察到对驾驶和操纵机械能力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