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2型糖尿病、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胰岛素抵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格列美脲。 |
本品主要成份为:依帕司他。 |
|
生产企业 |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
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00182 |
国药准字H2004001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2型糖尿病、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胰岛素抵抗 |
糖尿病神经病变。 |
|
用法用量 |
|
成人通常剂量每次50毫克(1片),每日三次,于饭前口服。 |
|
副作用 |
|
1.过敏:偶见红斑、水泡、皮疹、瘙痒。2.肝脏:偶见胆红素、AST、ALT、r-GTP升高。3.消化系统:偶见腹泻、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腹部胀满感,胃部不适。4.肾脏:偶见肌酐升高。5.其他:极少见眩晕、头晕、颈痛、乏力、思睡、浮肿、肿痛、四肢痛感、麻木、脱毛。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目前尚无本品在孕妇的安全性资料,因此,孕妇在需要使用本品时应极为慎重,权衡其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本品。在动物试验中表明本品可通过乳汁排泌,因此,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本品。 儿童用药:尚无儿童用药安全性的经验。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如有因生理机能的改变,使用本品时应考虑适当减量。 |
|
成分 |
2型糖尿病、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胰岛素抵抗 |
糖尿病神经病变。 |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依帕司他是一种可逆性的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醛糖还原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依帕司他能抑制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与对照组比较能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动物实验表明依帕司他可显著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坐骨神经、红细胞、视网膜中山梨醇的累积,提高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自主神经机能;在神经形态学上,依帕司他可改善轴突流异常,增加其坐骨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密度、腓肠神经髓鞘厚度、轴突面积、轴突圆柱率;另外,依帕司他也可改善模型动物坐骨神经的血流并使其肌醇含量回升。毒理研究遗传毒性:依帕司他Ames试验、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生殖毒性:大鼠灌胃给予依帕司他20、100、500mg/kg,一般生殖毒性试验、致畸敏感期试验和围产期试验未见异常;兔灌胃给药20、100、250、500mg/kg,进行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发现500mg/kg组流产及胎仔被完全吸收的发生率增加。尚未确定依帕司他在孕妇中的用药安全性,只用在预期治疗利益大于治疗所带来的危害时才可用于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实验表明依帕司他可经大鼠乳汁分泌, |
||
注意事项 |
警告在应激情况下(例如,外伤、手术、热性感染)血糖调节可能不理想,为保持良好的代谢控制,可能有必要临时改用胰岛素。注意事项在治疗的最初几周,低血糖的风险可能增加,尤其有必要小心监测。易发生低血糖的因素包括:不愿或者无能力合作(多见于老年患者)营养不良,进食时间不规律或漏用餐饮食改变体力消耗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之间不平衡使用酒精性饮料,尤其在不进餐的情况下肾功能损害严重肝功能损害过量服用格列美脲分散片某些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或低血糖反向调节的失代偿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如某些甲状腺功能紊乱和垂体前叶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与其它某些药物合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在没有适应症的情况下使用格列美脲分散片治疗如果存在这些低血糖危险因素,有必要调整格列美脲分散片的剂量或整个治疗方案。这也适用于当治疗过程中发生疾病或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时。对于老年人,当低血糖逐渐发展,有自主神经病变,或联合用β受体阻滞剂、可乐定、利血平、胍乙啶或其他交感神经阻滞药物的患者,反映体内肾上腺素反向调节(参见【不良反应】)的低血糖症状可能是轻度的或不存在的。立即口服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或蔗糖)后上述低血糖症状几乎全部消失。从其它磺脲类药物获知,尽管开始能成功地控制低血糖,但低血糖仍会复发。因此仍应密切观察患者。重度低血糖需要医生立即进行治疗并随访,某些情况下,病人需要住院治疗。G6PD缺乏症的患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由于格列美脲属于磺脲类药物,因此有G6PD缺乏症的患者应当注意,且应当考虑非磺脲类药物替代。低血糖或高血糖可能导致警惕性和反应能力受损,尤其是在治疗开始或改变后,或不规律服用格列美脲分散片时。这可能影响例如驾驶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
1.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品应放置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点,防止儿童误食。 2.服用本品后,尿液可能出现褐红色,此为正常现象,因此在有些检测项目中可能会受到影响。 3.有过敏体质史者慎用。 4.如一旦出现过敏表现,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5.连续服用本品12周无效的患者应考虑改换其他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