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1
格列吡嗪控释片

格列吡嗪控释片

处方药 处方药

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2型糖尿病、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高血糖

查看说明书
格列吡嗪控释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格列吡嗪控释片
格列吡嗪控释片
甘露消渴胶囊
甘露消渴胶囊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格列吡嗪。 化学名称:5-甲基-N-[2-[4-[[[(环已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基]乙基]吡嗪甲酰胺。 分子式:C21H27N5O4S 分子量:445.54

主要成分为熟地黄 地黄 枸杞子 地骨皮 山茱萸 玄参 人参 党参 黄芪 菟丝子 天花粉 当归 黄连 白术 桑螵蛸 天冬 麦冬 泽泻 茯苓。

生产企业

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

重庆芸峰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84634

国药准字Z20055523

说明
作用与功效

2型糖尿病、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高血糖

滋阴补肾,健脾生津。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5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副作用

尚不明确。

禁忌

成分

2型糖尿病、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高血糖

滋阴补肾,健脾生津。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药理作用

注意事项

低血糖包括本品在内的所有磺脲类药物均会导致严重低血糖(见【不良反应】)。本品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合并使用可能会增加低血糖风险。当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合并使用时,可能需要降低本品剂量,以使低血糖风险最小化。告知患者如何识别和处理低血糖。对本品较敏感的患者,需综合评估5mg剂量起始后是否有低血糖反应,决定是否继续使用或停用本品。身体非常虚弱或营养不良的患者,以及肾上腺、垂体或肝损害患者尤其易受抗糖尿病药物的低血糖作用影响。当热量摄取不足时、剧烈运动或运动时间过长时,或当摄入酒精时也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可能会受到低血糖的影响。在自主神经病变、老年人以及接受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交感神经阻滞药的患者中,低血糖的早期警示症状可能不同或不明显。在患者意识到低血糖之前,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严重低血糖。在特殊技能尤为重要的情况下,例如驾驶或操作其他机械,这些损害可能会带来危险。严重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或昏厥,还会导致脑功能暂时或永久性损害或死亡。血糖失控使用某种糖尿病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在一些应激情况下如:发热、外伤、感染、或手术等,均可能会出现血糖失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停用本品,改用胰岛素治疗。任何口服降糖药物包括格列吡嗪,都可在一段时间内在许多患者身上导致降低血糖至期望水平的作用降低,可能由于糖尿病已发展到严重程度或对药物的反应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继发失效,以区别于原发失效,后者是初次给药时,药物对某个患者是无效的,在确定患者为继发失效之前,应采取足够的剂量调节及继续坚持饮食疗法的措施。溶血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使用包括本品在内的磺脲类药物可致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症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上市后报告中,也有非G6PD缺乏症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的报告。大血管事件尚无任何临床试验证明格列吡嗪能降低大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胃肠疾病格列吡嗪控释片胃肠滞留时间如显著缩短,可能会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而影响药物的临床效果。与任何其他采用同类缓释剂型技术的药物一样,对于原先存在严重胃肠道狭窄(病理或医源性)的患者,应避免格列吡嗪控释片。据个别报告,胃肠狭窄患者在服用采用此不可溶解控释剂型的另一种药物时曾出现胃肠梗阻症状。肾功能和肝功能受损没有关于肝损伤对格列吡嗪分布的影响。然而,由于格列吡嗪与蛋白高度结合,而且肝脏生物转化是本品主要的消除途径,在肾或肝损害患者中,格列吡嗪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可能发生改变。如患者发生了低血糖,则低血糖的持续时间有可能延长,对此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见【用法用量】和【药理毒理】)。患者须知告知患者本品的潜在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低血糖的危险性、症状和治疗以及可能诱发低血糖的情况,还应告知患者坚持饮食治疗、规律运动和定期检测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本品应整片吞服,不能嚼碎、分开和碾碎。患者可能会在其粪便中偶然看到类似药片样的东西,本品包裹于不溶解的外壳内,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使药物缓慢释放以便人体吸收。【警告】关于磺脲类药物可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的特殊警告:已有报道与单纯饮食治疗或饮食加胰岛素治疗相比,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有关。这一警告是根据UGDP(UniversityGroupDiabetesprogram)一项长期前瞻性临床试验得出的,该项研究旨在评估降糖药物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该项研究共入选823例患者随机分入四个治疗组之一。UGDP报告饮食控制加固定剂量的甲苯磺丁脲(1.5g/天)治疗5-8年,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是单纯饮食治疗患者的2.5倍。由于心血管的死亡率的增加,在本试验中提前终止了甲苯磺丁脲的应用,故对总死亡率的观察受到影响,结果未见总死亡率有显著增加。尽管对如何解释这些结果存在争议,但是UGDP研究的发现仍足以提出这一警告。患者应该了解格列吡嗪的潜在风险和优势以及其它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尽管上述研究只包括了一种磺脲类药物(甲苯磺丁脲),考虑到该类药物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相似性,从安全性角度慎重考虑,应认为这一警告也适用于其它的磺脲类药物。

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