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1
H格列吡嗪片

H格列吡嗪片

处方药 处方药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

查看说明书
H格列吡嗪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H格列吡嗪片
H格列吡嗪片
西洛他唑片
西洛他唑片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格列吡嗪。其化学名称为:5-甲基-N-[2-[4-[[[(环己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基]乙基]-吡嗪甲酰胺。 分子式:C21H27N5O4S 分子量:445.54

本品主要成份为西洛他唑,其化学名称为:6-[4-(1-环已基-1H戊四唑(5,)丁氧基)3,4-二氢-1H-喹诺酮(2,)分子式:C20H27N5O2分子量:369.47

生产企业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0983110

国药准字H10960014

说明
作用与功效

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

适用于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症。本品能改善肢体缺血所引起的慢性溃疡、疼痛、发冷及间歇跛行,并可用作上述疾病外科治疗(如血管成形术、血管移植术、交感神经切除术)后的补充治疗以缓解症状。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50~100mg,一日2次,年轻患者可根据症状必要时适当增加剂量。

副作用

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友病、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性疾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血尿、咯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等或有其它出血倾向者)。

禁忌

儿童注意事项: 对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乳儿、幼儿,以及小儿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使用经验少)。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1.孕妇及有可能妊娠的妇女不要服药(动物(大鼠)试验中,有异常胎儿增加、出生时体重低,以及死亡仔增多的报道); 2.哺乳期妇女服药时应避免授乳(动物(大鼠)试验中,有进入乳汁的报道)。 老人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老年患者生理机能低下,因此应注意减量等。

成分

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

适用于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症。本品能改善肢体缺血所引起的慢性溃疡、疼痛、发冷及间歇跛行,并可用作上述疾病外科治疗(如血管成形术、血管移植术、交感神经切除术)后的补充治疗以缓解症状。

药理作用

本品为抗血小板药,通过抑制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内磷酸二酯酶活性,从而增加血小板及平滑肌内cAMP浓度、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及血管扩张作用。本品抑制ADP、肾上腺素、胶原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初期、二期聚集和释放反应,且呈剂量相关性。西洛他唑口服100mg对血小板体外聚集的抑制较相应量阿司匹林强7~78倍(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初期聚集无效)。本品不干扰血管内皮细胞合成血管保护性前列环素,对慢性动脉闭塞患者,采用体积描记法显示本品能增加足、腓肠肌部位的组织血流量,使下肢血压指数上升、皮肤血流增加及四肢皮温升高,并改善间歇跛行。

注意事项

警告: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据报道,与单独采用饮食或饮食加胰岛素治疗相比,口服降糖药的使用与心血管死亡率增加有关。这一警告基于美国theUniversityGroupDiabetesProgram(UGDP)的一项长期前瞻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降糖药物在预防或延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性。这项研究涉及823名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到四个治疗组之一。据UGDP报道,饮食加上固定剂量的甲苯磺丁脲(每天1.5克)治疗5至8年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约为单独饮食治疗患者的2.5倍。未观察到总死亡率的显著增加,由于心血管死亡率增加停止使用甲苯磺丁脲,因此限制了研究出现总死亡率增加的机会。尽管对这项研究结果的解释有争议,UGDP研究的结果为这个警告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患者应被告知格列吡嗪和其他替代治疗方式的潜在风险和获益。尽管本研究中只有一种磺脲类(甲苯磺丁脲)药物,但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基于相似的作用方式和化学结构,谨慎的做法是本警告可同样适用于这一类的其他口服降糖药。一般事项:肝肾疾病:肾功能或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中,格列吡嗪的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减慢。如此类患者发生了低血糖,则低血糖的持续时间有可能延长,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低血糖:所有的磺脲类药物,都可能引起严重的低血糖,选择合适的患者、用药剂量并遵循用药指导,对避免低血糖发生非常重要。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血液中格列吡嗪水平升高,随后也可能降低糖异生能力,这两种情况都会增加严重低血糖反应的风险。老年、虚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以及肾上腺或垂体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别容易受到降血糖药物的降血糖作用的影响。老年人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人中可能难以识别低血糖。当热量摄入不足、剧烈或长时间运动后、饮酒或使用多种降糖药物时,更易发生低血糖。血糖失控:使用某种糖尿病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稳定的患者经历诸如发热、创伤、感染或手术等应激情况时,可能会发生血糖失控。这种情况可能有必要停用格列吡嗪,并使用胰岛素治疗。任何口服降糖药物包括格列吡嗪,使用一段时间后在许多患者中降低血糖至预期水平的效果都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糖尿病严重程度的进展或对药物反应减弱所致,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性失效,以区别于首次给药时药物对个别患者无效的原发性失效。溶血性贫血:用磺脲类药物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可导致溶血性贫血。由于格列吡嗪属于磺脲类药物,G6PD缺乏症患者应慎用,应考虑使用非磺脲类的替代药物。上市后,有尚不明确是否G6PD缺乏症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的报告。实验室检查:应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能是有用的。患者须知:应告知患者格列吡嗪及替代治疗方式的潜在风险和获益。还应使患者了解遵守饮食指导、定期锻炼及常规监测尿糖和/或血糖的重要性。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症状与治疗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也应当进行说明。本品含有乳糖,罕见的遗传性半乳糖不耐受、Lapp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不宜服用此药。

1.慎用: (1)口服抗凝药或已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者;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3)有严重合并症,如恶性肿瘤患者; (4)白细胞减少者; (5)过敏体质,对多种药物过敏或近期有过敏性疾病者; 2.本品有升高血压的副作用,服药期间应加强原有抗高血压的治疗; 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或计划/可能妊娠的妇女禁用; 4.婴幼儿服药的安全性未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