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格列吡嗪。其化学名称为:5-甲基-N-[2-[4-[[[(环己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基]乙基]-吡嗪甲酰胺。 分子式:C21H27N5O4S 分子量:445.54 |
本品主要成分为吲哚美辛。 |
|
生产企业 |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
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0983110 |
国药准字H5102010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 |
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及痛风急性发作期,缓解症状。 |
|
用法用量 |
|
口服,一次75mg,一日一次,必要时增至一日2次。 |
|
副作用 |
|
肾功能不全,活动期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用。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禁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易发生毒性反应,应慎用。 |
|
成分 |
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 |
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及痛风急性发作期,缓解症状。 |
|
药理作用 |
本品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对环氧化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包括抑制白细胞的趋化性及溶酶体酶的释放等。至于退热作用,由于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及出汗,使散热增加。这种中枢性退热作用也可能与在下视丘的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
||
注意事项 |
警告: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据报道,与单独采用饮食或饮食加胰岛素治疗相比,口服降糖药的使用与心血管死亡率增加有关。这一警告基于美国theUniversityGroupDiabetesProgram(UGDP)的一项长期前瞻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降糖药物在预防或延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性。这项研究涉及823名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到四个治疗组之一。据UGDP报道,饮食加上固定剂量的甲苯磺丁脲(每天1.5克)治疗5至8年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约为单独饮食治疗患者的2.5倍。未观察到总死亡率的显著增加,由于心血管死亡率增加停止使用甲苯磺丁脲,因此限制了研究出现总死亡率增加的机会。尽管对这项研究结果的解释有争议,UGDP研究的结果为这个警告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患者应被告知格列吡嗪和其他替代治疗方式的潜在风险和获益。尽管本研究中只有一种磺脲类(甲苯磺丁脲)药物,但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基于相似的作用方式和化学结构,谨慎的做法是本警告可同样适用于这一类的其他口服降糖药。一般事项:肝肾疾病:肾功能或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中,格列吡嗪的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减慢。如此类患者发生了低血糖,则低血糖的持续时间有可能延长,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低血糖:所有的磺脲类药物,都可能引起严重的低血糖,选择合适的患者、用药剂量并遵循用药指导,对避免低血糖发生非常重要。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血液中格列吡嗪水平升高,随后也可能降低糖异生能力,这两种情况都会增加严重低血糖反应的风险。老年、虚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以及肾上腺或垂体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别容易受到降血糖药物的降血糖作用的影响。老年人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人中可能难以识别低血糖。当热量摄入不足、剧烈或长时间运动后、饮酒或使用多种降糖药物时,更易发生低血糖。血糖失控:使用某种糖尿病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稳定的患者经历诸如发热、创伤、感染或手术等应激情况时,可能会发生血糖失控。这种情况可能有必要停用格列吡嗪,并使用胰岛素治疗。任何口服降糖药物包括格列吡嗪,使用一段时间后在许多患者中降低血糖至预期水平的效果都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糖尿病严重程度的进展或对药物反应减弱所致,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性失效,以区别于首次给药时药物对个别患者无效的原发性失效。溶血性贫血:用磺脲类药物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可导致溶血性贫血。由于格列吡嗪属于磺脲类药物,G6PD缺乏症患者应慎用,应考虑使用非磺脲类的替代药物。上市后,有尚不明确是否G6PD缺乏症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的报告。实验室检查:应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能是有用的。患者须知:应告知患者格列吡嗪及替代治疗方式的潜在风险和获益。还应使患者了解遵守饮食指导、定期锻炼及常规监测尿糖和/或血糖的重要性。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症状与治疗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也应当进行说明。本品含有乳糖,罕见的遗传性半乳糖不耐受、Lapp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不宜服用此药。 |
1.交叉过敏反应:本品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性.由阿司匹林过敏引起的喘息病人,应用本品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对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2.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因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停药后此作用可持续1天,用药期间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含量也常增高。3.下列情况应慎用:①活动性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及病史者禁用;②癫痫,帕金森病及精神病患者,本品可使病情加重;⑧本品能导致水钠潴留,故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等患者应慎用;④本品由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对肝肾均有一定毒性。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