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白带异常、外阴瘙痒、阴道异味、阴道干涩、阴道松弛、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5-[(甲硝基)甲基]-3-[(5-硝基糖叉)氨基]-2-恶唑烷酮。 分子式:C10H11N3O5S 分子量:285.29 |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洛美沙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8-二氟-1,4-二氢-7-(3-甲基-1-哌嗪基)-4-氧代-3-喹啉羧酸盐酸盐。 分子式:C17H19F2N3O3·HCl 分子量:387.81 |
|
生产企业 |
南京厚生药业有限公司 |
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7301 |
国药准字H1095003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白带异常、外阴瘙痒、阴道异味、阴道干涩、阴道松弛、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 |
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耳鼻喉感染。 |
|
用法用量 |
|
|
|
副作用 |
|
|
|
禁忌 |
|
|
|
成分 |
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白带异常、外阴瘙痒、阴道异味、阴道干涩、阴道松弛、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 |
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耳鼻喉感染。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口服本品期间饮酒或并用含乙醇类其他药品,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发热、头痛、恶心、腹痛、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胸闷、烦躁等,故服药期间禁止饮酒,并避免使用含乙醇类其他药品。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使用本品可致溶血性贫血。 |
1.肾功能减退者慎用,若使用,需根据减退程度调整剂量。当患者血肌酐清除率≤40ml/分或≤0.67ml/秒时该药剂量调整为:第一剂仍予0.4g,此后0.2g,一日1次。2.肝功能不全者慎用,若使用,应注意监测肝功能。3.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包括脑动脉硬化或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权衡利弊应用。4.喹诺酮类药物品种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故对任何一种喹诺酮类过敏者不宜使用本品。5.食物对本品的吸收影响少,可空腹亦可与食物同服。6.本品清除半衰期长达7~8小时,治疗一般感染时可一日1次,但如感染较重,或感染病原菌敏感性较低(如铜绿假单胞菌等)时,则宜予0.3g,每日2次。7.只有在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细菌仅对喹诺酮类呈现敏感时,在权衡利弊后小儿才可应用本品。8.患者的尿pH值在7以上时易发生结晶尿,故每日进水量必须充足,以使每日尿量保持在1200~1500ml以上。9.本品可引起光敏反应,至少在光照后12小时才可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数天内应避免过长时间暴露于明亮光照下。10.当出现光敏反应指征如皮肤灼热、发红、肿胀、水泡、皮疹、瘙痒及皮炎时应停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