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枸橼酸坦度螺酮,其化学名为:(1S,2R,6S,7R)-4-[4-[4-(2-嘧啶基)哌嗪-1-基]丁基]-4-氮杂三环[5.2.1.02.6]-癸烷-3,5-二酮枸橼酸盐 分子式:C21H29N5O2C6HsO7 分子量:575.61 辅料:乳糖、玉米淀粉、羧甲纤维素钙、聚乙烯醇、硬脂酸镁、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 |
本品主要成份为氨磺必利。化学名称:4-氨基-N-[(1-乙基-2-吡咯烷)甲基]-5-乙基磺酰-2-甲氧基苯甲酰胺分子式:C17H27N3O4S分子量;369.48 |
|
生产企业 |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233342 |
国药准字H2011323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 |
氨磺必利用于治疗以阳性症状(例如谵妄、幻觉、认知障碍)和/或阴性症状(例如反应迟缓、情感淡漠及社会能力退缩)为主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也包括以阴性症状为特征的精神分裂症。 |
|
用法用量 |
|
通常情况下,若每天剂量小于或等于400mg,应一次服完,若每天剂量超过400mg,应分为两次服用。急性期:对于急性精神病发作,推荐剂量为400mg/天至800mg/天口服。根据个体情况,每日剂量可以提高至1200mg/天。超过1200mg/天的剂量尚未广泛评价安全性,因此不应使用。开始治疗时不需要特殊的剂量滴定。在治疗期间,应该根据个体反应调整剂量。阳性及阴性症状混合阶段:治疗初期,应主要控制阳性症状,剂量可为:400~800mg/天。然后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剂量至最小有效剂量。维持治疗:任何情况下,均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将维持剂量调整到最小有效剂量。阴性症状占优势阶段:推荐剂量为50至300mg/天。剂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最佳剂量约为100mg/天。肾脏损害: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料,故氨磺必利不推荐用于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肌酐清除率<10ml/min)(见禁忌)。肝脏损害:由于氨磺必利代谢较少,肝脏损害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
|
副作用 |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级采用CIOMS标准: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孕妇:在动物中,氨磺必利没有显示生殖毒性。观察到与药物药理作用(调节催乳素的作用)相关的生育力下降。没有发现氨磺必利有致畸作用。妊娠期妇女暴露于氨磺必利的临床资料非常有限,因此,妊娠期使用氨磺必利的安全性尚不确定。除非益处超过潜在风险,否则不建议在妊娠期间使用本品。如果在妊娠期间使用氨磺必利,新生儿可能显示氨磺必利的不良反应,因此应该考虑进行适当的监测。2.哺乳:由于没有该药是否通过乳汁分泌的资料,所以,哺乳期间应禁止服用本药。儿童用药:由于尚未确定氨磺必利在青春期至18岁青少年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氨磺必利用于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资料有限,所以,不建议在青春期至18岁的青少年中使用氨磺必利;青春期之前的儿童禁用氨磺必利(见【禁忌】)。老年用药: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高敏感性(可产生镇静或低血压症状),所以老年人服药时应特别注意。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年龄高于65岁的老年人,单次给药50mg,其Cmax、T1/2和AUC的值可升高10~30%。 |
|
成分 |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 |
氨磺必利用于治疗以阳性症状(例如谵妄、幻觉、认知障碍)和/或阴性症状(例如反应迟缓、情感淡漠及社会能力退缩)为主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也包括以阴性症状为特征的精神分裂症。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慎重给药(对下列病人应慎重给药)(1)器质性脑功能障碍的病人(有可能增强本药的作用)。(2)中度或严重呼吸功能衰竭病人(有可能使症状恶化)。(3)心功能障碍的病人(有可能使症状恶化)。(4)肝功能、肾功能障碍的病人(有可能影响药代动力学)。(5)老年人(参考“老年患者用药”)。(6)伴有脱水、营养不良等身体疲惫的病人(易引起恶性综合征)。2.重要注意事项(1)用于神经症病人时,若病人病程长(3年以上),病情严重或其它药物(苯二氮草类药物)的疗效不充分时,本药难以产生疗效。当一日用药剂量达60mg仍未见疗效时,应停药,不得随意长期应用。(2)本药用于伴有高度焦虑症状的病人时,难以产生疗效,故应慎重观察症状。(3)本药可引起困倦、眩晕感等,故应嘱病人在服用本药过程中不得从事伴有危险的机械性作业。(4)本药与苯二氮草类药物无交叉依赖性,若立即将苯二氮草类药物换为本药时,有可能出现苯二氮草类药物的戒断现象,加重症状,故在需要停用苯二氮草类药物时,须缓慢减量,充分观察。(参考“药物依赖性”)3.其他注意事项本药交给病人时,对PTP包装的药品,指导病人从PTP密封袋中取出药片服用。(据报告,有人因误咽PTP密封袋,导致锋利的锐角刺入食管粘膜,引起食管穿孔,纵膈窦炎等严重并发症。) |
1.警告 恶性综合症:与其他精神镇静药物一样,可能发生恶性综合症,表现为高热、肌强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意识障碍、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升高。高热时,尤其对于那些服用高剂量药物的病人,应停止包括本品在内的所有抗精神病治疗。 与其他抗多巴胺药物一样,对帕金森病患者处方氨磺必利时也应该谨慎,因为可能引起该病恶化。只有在不能避免精神镇静剂治疗时才可使用氨磺必利。 延长QT间期:氨磺必利延长QT间期,与剂量相关,这种作用可增加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例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若有心动过缓,低钾血症,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合并用药也可延长QT间期),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 如果临床情况允许,给药前应先确定病人没有以下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存在: 心动过缓,心率<55次/分; 电解质失衡,尤其是低钾血症; 先天性QT间期延长。 目前所进行的药物治疗可导致明显的心动过缓(<55次/分),低钾血症,心内传导减慢或QT间期延长。 对于准备接受长期精神镇静药物治疗的病人,心电图(ECG)应作为早期评价的一部分。 中风:在患有痴呆和接受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中进行的安慰剂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