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周围神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病变、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视神经炎、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尿频、神经性排尿障碍、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瘙痒、神经性脱发、神经性失眠、神经性抑郁、神经性焦虑。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为甲钴胺。 化学名称:Coα-[2-(5,6-二甲基苯并咪唑基)]-Co-甲基-钴胺酰胺。 分子式:C63H91CoN13O14P 分子量:1344.38 |
钩藤、川芎、麻黄、细辛、黑顺片、白芍、羌活、独活、防风、地黄、当归、鸡血藤、 桃仁、红花、白芷。 |
|
生产企业 |
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 |
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0997 |
国药准字Z2001014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周围神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病变、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视神经炎、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尿频、神经性排尿障碍、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瘙痒、神经性脱发、神经性失眠、神经性抑郁、神经性焦虑。 |
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寒、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多种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头痛。 |
|
用法用量 |
|
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
|
副作用 |
|
在临床验证中,个别病例出现GPT轻度升高,是否与服用本品有关尚无定论;偶有口干、口苦、腹痛及腹泻。 |
|
禁忌 |
|
|
|
成分 |
周围神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病变、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视神经炎、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尿频、神经性排尿障碍、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瘙痒、神经性脱发、神经性失眠、神经性抑郁、神经性焦虑。 |
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寒、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多种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头痛。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如果服用一个月以上无效,则无需继续服用。2.从事汞及其化合物的工作人员,不宜长期大量服用本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