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皮肤炎症、湿疹、皮炎、瘙痒症、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尿布疹、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丙酸氟替卡松;其化学名称为:(6α,11β,16α,17α)-6,9-二氟-11-羟-16-甲基-3-氧代-17-(1-氧代丙氧基)-雄甾-1,4-二烯-17-硫代羧酸,S-氟甲基酯。 |
本品主要成份为克拉霉素。 |
|
| 生产企业 |
湖北恒安芙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安康北医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03501 |
国药准字H19990261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皮肤炎症、湿疹、皮炎、瘙痒症、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尿布疹、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炎。 |
本品适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鼻咽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它感染。具体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
|
| 用法用量 |
|
成人口服,常用量一次250mg(1片),每12小时1次;重症感染者一次500mg(2片),每12小时1次。儿童口服,6个月以上的儿童,按体重一次7.5mg/kg,每12小时1次。具体详见说明书。 |
|
| 副作用 |
|
1. 主要有口腔异味(3%),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2%~3%),头痛(2%),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 2. 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轻者为药疹、荨麻疹,重者为过敏及Stevens-Johnson症。 3. 偶见肝毒性、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 4. 曾有发生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的报告,包括焦虑、头昏、失眠、幻觉、恶梦或意识模糊,然而其原因和药物的关系仍不清楚。 |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实验中本品对胚胎及胎儿有毒性作用,同时本品及其代谢物可进入母乳中,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儿童用药:6个月以下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老年用药:老年人的耐受性与年轻人相仿。 |
|
| 成分 |
皮肤炎症、湿疹、皮炎、瘙痒症、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尿布疹、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炎。 |
本品适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鼻咽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它感染。具体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局部应用皮质激素的全身吸收能可逆性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从而导致治疗停止后糖皮质激素不足。局部应用皮质激素的全身吸收患者可见库欣综合征,高血糖症和糖尿病。局部大面积使用皮质激素并采用封包疗法的患者应定期采用ACTH兴奋试验、午前血浆类固醇测定、尿液游离类固醇测定以检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出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抑制,应撤药、减少用药频率或使用低效类固醇。通常停止局部应用皮质激素后,HPA轴功能可恢复。罕见糖皮质激素不足,此时需全身应用皮质激素。若需全身应用皮质激素,请参见其使用说明书。儿童的相对体表面积较大,使用相同剂量时吸收量多,较易出现全身毒性,故用药时应尽可能采用最低有效治疗剂量。儿童应尽量避免长期持续使用本品。连续应用丙酸氟替卡松4周以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本品仅供外用。用于眼睑时应小心以防止药物进入眼内,从而避免局部刺激或诱发青光眼。本品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除非有医生指导,否则使用本品时不应封包,也不应用于面部、腋下、腹股沟处。本品不能用于尿布皮炎。因使用尿布被视作封包,故本品不应用于尿布包裹处。若出现刺激,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皮质醇引起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通过治愈的失败及适宜的临床检测来诊断。面部在长期外用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后较身体其他部门更易出现皮肤萎缩,在治疗银屑病、盘状红斑狼疮、严重湿疹时须谨记。外用皮质激素治疗银屑病存在一些危险,如停药后反跳复发、出现耐药、诱发脓疱型银屑病、皮肤防御功能受损所致局部或全身毒性。所以银屑病患者使用本品时,监测病情很重要。炎症性皮肤损伤合并感染时,应进行适宜的抗微生物治疗。皮肤感染时应停止外用皮质激素制剂,而采用抗生素全身给药治疗。封包治疗使局部温暖、湿润易引发细菌感染,所以封包治疗前应清洁皮肤。运动员慎用。 |
1.肝功能损害、中度至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2.肾功能严重损害(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分钟)者,须作剂量调整。常用量为一次 250mg,一日1次;重症感染者首剂500mg,以后一次250mg,一日2次。 3.本品与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和交叉耐药性。 4.与别的抗生素一样,可能会出现真菌或耐药细菌导致的严重感染,此时需要中止使用本品,同时采用适当的治疗。 5.本品可空腹口服,也可与食物或牛奶同服,与食物同服不影响其吸收。 6.血液或腹膜透析不能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