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肾癌,前列腺腺瘤,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腺癌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醋酸甲羟孕酮。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阿莫西林按C16H19N3O5S计算0.25g,克拉维酸0.03125g,两者之比为8:1。 |
|
| 生产企业 |
北京中新制药厂 |
昆明源瑞制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3022174 |
国药准字H20080167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肾癌,前列腺腺瘤,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腺癌 |
本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中、重度感染,如: 1、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2、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 3、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盆腔炎、淋球菌尿路感染及软性下疳等。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脓肿、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腹内脓毒症等。 5、其他感染:菌血症、骨髓炎、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中耳炎和术后感染、血液病或恶性肿瘤病人的合并感染以及监护病房病人的特殊问题如烧伤感染等。 |
|
| 用法用量 |
口服。本品须在有经验医生指导下服用。乳腺癌:推荐每日0.5-1.5g,甚至每日高达2g(大剂量可分成每天2-3次用药)。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及肾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每日0.1-0.5g。一般一次0.1g,一日三次,或一次口服0.5g,每日一次。 |
口服 |
|
| 副作用 |
对醋酸甲羟孕酮过敏者禁用;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肝功能不全﹑流产﹑骨转移肿瘤患者中可能出现的高钙血症,原因不明的子宫出血禁用;妊娠妇女禁用。 |
1、本品一般耐受性好, 临床上观察的副反应大多数是温和的和短暂的。小于3%的病人由于药物相关的副反应而停止治疗。据报道,主要的副反应是腹泻或粪便变稀(9%) ,恶心(3%),麻疹和荨麻疹(3%)、呕吐(1%)和阴道炎(1%)。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腹泻与用药剂量较大有关。其它罕见的副反应包括:腹部不适,腹胀和头痛。 |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在怀孕初期用孕酮会导致婴儿心脏畸形的发生。另外,有怀孕期间采用高剂量治疗而导致女性胎儿雄性化的报道。因此,醋酸甲羟孕酮禁用于怀孕期妇女。文献报道醋酸甲羟孕酮可经乳汁分泌,虽然没有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反应的报告,建议在使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期间避免哺乳。儿童用药:不适用于儿童。老人用药:与成人患者相同,参见【用法用量】具体描述。 |
|
|
| 成分 |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肾癌,前列腺腺瘤,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腺癌 |
本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中、重度感染,如: 1、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2、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 3、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盆腔炎、淋球菌尿路感染及软性下疳等。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脓肿、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腹内脓毒症等。 5、其他感染:菌血症、骨髓炎、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中耳炎和术后感染、血液病或恶性肿瘤病人的合并感染以及监护病房病人的特殊问题如烧伤感染等。 |
|
| 药理作用 |
孕激素类药,作用于子宫内膜,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增殖分泌,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垂体前叶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抑制卵巢的排卵过程。抗癌作用可能与抗雌激素作用有关。 |
||
| 注意事项 |
1.动物试验表明醋酸甲羟孕酮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活性,在人体上也发现有同样作用。长期用高剂量治疗的病人应仔细观察通常与肾上腺治疗有关的症状,如高血压、哮喘、癫痫症、偏头痛,或其他可能因体液潴留而导致恶化的情况;卟啉症和有精神抑郁史患者,治疗时应小心。2.必须注意到小猎犬长期给予醋酸甲羟孕酮,可导致出现乳房结节,并且偶尔为恶性。此项结果对人体尚无定论。3.醋酸甲羟孕酮会升高血浆中钙的水平,在治疗乳腺癌时有个别高钙血症的报道。4.本药应放置于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警告:5.醋酸甲羟 |
1、尽管本品具有氨苄青霉素类抗生素毒性低的性质,但仍建议在延长治疗期间定期检查一些器官功能,包括肾、肝或造血等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