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高血压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马来酸依那普利C、D,氢氯噻嗪B。 |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聚甲酚磺 |
|
| 生产企业 |
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 |
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0198 |
国药准字H20093385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高血压 |
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念球菌性阴道炎)、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 |
|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2片,最大剂量不超过2片;或遵医嘱。【不良反应】少数患者眩晕、头痛、疲乏、咳嗽,均轻微、短暂。少见肌肉痉挛、恶心、乏力、直立性不适、阳萎、腹泻、昏厥、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心悸、心动过速;呕吐、消化不良、口干、便秘、失眠、神经过敏、感觉异常;皮疹、瘙痒;罕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如发生在喉部则可以致命,血管 |
阴道给药。将本品放入阴道深部,2天1次。如果采用聚甲酚磺醛浓缩液病灶烧灼,则于两次烧灼间隔日放入一粒栓剂,为了使用方便,患者最好取仰卧位,先将栓剂用水浸湿,然后插入阴道深部。通常以晚间睡前用药为宜,配合使用卫生带,防止污染衣物和被褥。 |
|
| 副作用 |
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和以前用某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病人,遗传性和特发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者禁用本品;由于含氢氯噻嗪组分,本品禁用于无尿症或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病人;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本品。 |
用药后偶见局部刺激症状(如烧灼感或疼痛),通常可耐受,并会很快消失。 |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能通过胎盘。在妊娠中、后期用依那普利有报告新生儿低血压、肾功能衰竭、颅骨发育不良、或死亡者。羊水过少亦有发生,故孕妇禁用。本品可排入乳汁,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本品。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人用药: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合用的临床研究中,老年和青年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和耐受性相似,但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时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初始剂量宜小,应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怀孕期间,特别是妊娠晚期,任何宫颈内治疗均应避免,聚甲酚磺醛亦不例外,茨实应充分考虑药物对母婴的潜在危害,尽管动物试验表明此药物任何致畸作用,但人体试验的结果尚未获得,人们还不清楚哺乳期妇女的乳汁内是否含有此药的活性成份。儿童用药:尚未进行儿童患者的安全有效性研究。老年用药:尚未进行老年患者的安全有效性研究。 |
|
| 成分 |
高血压 |
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念球菌性阴道炎)、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 |
|
| 药理作用 |
1.本品在肝内水解为具有活性作用的依那普利拉(EnaLaprilat),成为一种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Ⅰ到血管紧张素Ⅱ的转化,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另一方面,依那普利拉还能减慢缓激肽的分解,使血管阻力降低,因而血压下降。2.氢氯噻嗪是一种利尿药,有温和持久的降压作用。研究证明,两种药物合并应用时有协同作用,能明显增强降压作用,且剂量比单用时减少,可以减轻单用利尿剂可能引起的某些血液生化参数的改变。 |
||
| 注意事项 |
对于心脏供血不足或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强力利尿致严重血容量不足的病人应慎用,以防发生过度低血压,引起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对双、单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有增加血尿和血清肌酐的可能。肝功能不全或进行性肝疾病者慎用。糖尿病、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慎用。预先使用利尿剂引起体液或钠盐缺少的病人在初用本品时易致症状性低血压。在开始使用本品时应停用利尿剂2-3天。初治病人不作为首选药物。 |
1.本品为外用药,切记内服。 2.本品应避免与眼睛接触。 3.本品会加速和增强修复过程,如果用药后出现坏死组织从病灶处脱落,有时甚至是大片脱落,无需惊恐。 4.经期停止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清洗患处。 5.棉织物及皮革与该药液接触后,须在制剂未干前立即用水洗净。 6.阴道栓剂上的斑点是其基质产生的自然现象,不影响药物的使用及疗效,也不影响其耐受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