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敏感菌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单纯性淋病,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消化道溃疡,伤寒带菌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阿莫西林。 |
本品主要成份为枸橼酸西地那非。化学名称:1-{4-乙氧基-3-(6,7-二氢-1-甲基-7-氧代-3-丙基-1 氢-吡唑并[4,3d]嘧啶-5-基)苯磺酰}-4-甲基哌嗪枸橼酸盐分子式:C22H30N6O4S·C6H8O7分子量:666.70 |
|
| 生产企业 |
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1022520 |
国药准字H20173090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敏感菌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单纯性淋病,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消化道溃疡,伤寒带菌者 |
西地那非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
|
| 用法用量 |
1.成年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2.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3.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小时0.25~0.5g;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钟的患者每24小时0.25~0.5g。 |
对大多数患者,推荐剂量为50毫克,在性活动前约1小时按需服用,但在性活动前0.5~4小时内的任何时候服用均可基于药效和耐受性,剂量可增加至100毫克(最大推荐剂量)或降低至25毫克。每日最多服用1次。(详见说明书)。 |
|
| 副作用 |
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
上市前的经验:在全球范围的临床试验中,三千七百多名患者(年龄19-87岁)服用了西地那非。其中五百五十多名患者的治疗时间在一年以上。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试验组因不良事件停药率(2.5%)较安慰剂组(2.3%)无显著差异。不良事件一般是短暂的、性质多为轻到中度。在各种形式的临床试验中,试验组患者报告的不良事件通常相似。固定剂量试验中,某些不良事件的发生随剂量增加而增加。通常,灵活剂量试验更能反映药物的推荐剂量用法,试验中所见不良事件的性质与固定剂量试验相似。其余请详见说明书。 |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殖试验显示,10倍于人类剂量的阿莫西林未损害大鼠和小鼠的生育力和胎儿。但在人类尚缺乏足够的对照研究,鉴于动物生殖试验不能完全预测人体反应,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应用本品。由于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乳母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儿童用药: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老人用药: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西地那非不适用于妇女。儿童用药:西地那非不适用于新生儿和儿童。老年用药:健康老年志愿者(≥65岁)的西地那非清除率降低(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鉴于血药浓度较高可能同时增加疗效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故起始剂量以25mg为宜(见【用法用量】)。 |
|
| 成分 |
敏感菌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单纯性淋病,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消化道溃疡,伤寒带菌者 |
西地那非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
|
| 药理作用 |
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可使细菌迅速成为球形体而溶解、破裂。 |
||
| 注意事项 |
1.青霉素类口服药物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多见于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的患者。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作青霉素皮肤试验。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应避免使用。3.疗程较长患者应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4.阿莫西林可导致采用Benedit或Fehling试剂的尿糖试验出现假阳性。5.下列情况应慎用:(1)有哮喘、枯草热等过敏性疾病史者。(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