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敏感菌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单纯性淋病,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消化道溃疡,伤寒带菌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阿莫西林。 |
柴胡、醋青皮、陈皮、佛手、乌药、醋香附、木香、檀香、丁香、沉香、广藿香、砂仁、豆蔻、姜厚朴、麸炒枳壳、羌活、白芷、铁丝威灵仙(酒炙)、细辛、木瓜、防风、钩藤、炒僵蚕、胆南星(酒炙)、天竺黄、桑寄生、何首乌(黑豆酒炙)、牛膝、川穹、熟地黄、醋龟甲、醋延胡索、乳香(制)、没药(制)、白及、人参、炒白术、茯苓、肉桂、黄连、冰片、朱砂、羚羊角粉。 |
|
| 生产企业 |
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1022520 |
国药准字Z11020102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敏感菌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单纯性淋病,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消化道溃疡,伤寒带菌者 |
平肝疏络,活血祛风。用于肝气郁结、经络不疏引起的胸胁胀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 |
|
| 用法用量 |
1.成年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2.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3.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小时0.25~0.5g;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钟的患者每24小时0.25~0.5g。 |
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
| 副作用 |
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殖试验显示,10倍于人类剂量的阿莫西林未损害大鼠和小鼠的生育力和胎儿。但在人类尚缺乏足够的对照研究,鉴于动物生殖试验不能完全预测人体反应,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应用本品。由于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乳母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儿童用药: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老人用药: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 |
|
|
| 成分 |
敏感菌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单纯性淋病,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消化道溃疡,伤寒带菌者 |
平肝疏络,活血祛风。用于肝气郁结、经络不疏引起的胸胁胀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 |
|
| 药理作用 |
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可使细菌迅速成为球形体而溶解、破裂。 |
||
| 注意事项 |
1.青霉素类口服药物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多见于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的患者。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作青霉素皮肤试验。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应避免使用。3.疗程较长患者应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4.阿莫西林可导致采用Benedit或Fehling试剂的尿糖试验出现假阳性。5.下列情况应慎用:(1)有哮喘、枯草热等过敏性疾病史者。(2) |
1.本品处方中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