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较强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胆,降酶、表面抗原转阴的作用。用于肝气郁滞,湿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大黄、白芍、茵陈、柴胡、贯众、甘草、人参、黄芪。 |
金银花、虎杖、黄连、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丹参、野菊花、紫花地丁、法半夏、甘草、瓜萎、麸炒枳实 |
|
生产企业 |
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 |
北京华神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50444 |
国药准字Z1098011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较强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胆,降酶、表面抗原转阴的作用。用于肝气郁滞,湿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
清热利湿、化痰宽中、理气活血。主治慢性乙型肝炎症属湿热内蕴所致的胃脘痞闷、口干不欲饮、恶心厌油、食少纳差、胁肋隐痛、腹部胀满、大便粘滞不爽或臭秽、身目发黄、舌质暗、边红、舌苔厚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者,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小儿酌减,每个疗程20~50天。 |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2次。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较强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胆,降酶、表面抗原转阴的作用。用于肝气郁滞,湿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
清热利湿、化痰宽中、理气活血。主治慢性乙型肝炎症属湿热内蕴所致的胃脘痞闷、口干不欲饮、恶心厌油、食少纳差、胁肋隐痛、腹部胀满、大便粘滞不爽或臭秽、身目发黄、舌质暗、边红、舌苔厚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者,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