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内科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拉呋替丁。 |
本品活性成分为埃索美拉唑镁。 |
|
生产企业 |
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20075 |
国药准字H2004637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内科 |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需要持续NSAID治疗的患者-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治疗相关的胃溃疡治疗 |
|
用法用量 |
每天口服1次,每次1片。 |
药片应和液体一起整片吞服,而不应当咀嚼或压碎。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将片剂溶... |
|
副作用 |
本品禁用于已知对本品或其中成分过敏者。 |
已知对埃索美拉唑 、其它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或本品的任何其他成份过敏者。常见反应(1/100, 1/1000, 1/100)皮炎、瘙痒、荨麻疹、头昏、口干。在使用消旋物时所观察到的罕见不良反应,预期在使用埃索美拉唑时也可能发生。不过,在埃索美拉唑的临床试验中还没有这样的不良反应报告。 |
|
禁忌 |
|
|
|
成分 |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内科 |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需要持续NSAID治疗的患者-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治疗相关的胃溃疡治疗 |
|
药理作用 |
一)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1.肝功能损害:可能出现伴AST、ALT、г-GTP等升高的肝功能损害和黄疸症状。所以需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给予相对应的处理。2.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有可能出现粒细胞减少(早期症状:咽喉疼痛、全身倦怠、发热等)和血小板减少。一旦出现上述异常情况立即停药,给予相对应的处理。(二)可能出现的与其它H2受体阻滞药类似的严重不良反应:文献报道,H2受体阻滞药可能引起休克、过敏样症状、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肾炎、Stevens-Johnson综合征、毒性表皮坏死症(Lyell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症、房室传导阻滞和不全收缩等。(三)其它的不良反应:可能出现下列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下述异常应给予相应地减量、停药等适当处置。 |
药效学特性: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通过特异性的靶向作用机制减少胃酸分泌,为壁细胞中质子泵的的特异性抑制剂。作用部位和机理:埃索美拉唑为一弱碱,在壁细胞泌酸微管的高酸环境中浓集并转化为活性形式,从而抑制该部位的质子泵,对基础胃酸分泌和刺激的胃酸分泌均产生抑制。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和40MG后,在一小时内起效,重复给以20MG每天一次连续5次,在第5天服药后6-7小时测量,五肽胃泌素刺激引起的平均高峰泌酸量降低90%。 |
|
注意事项 |
1有药物过敏史患者慎用;2老年患者、肝和肾功能损害患者(有加重症状的可能性)慎用;3透析患者慎用;4治疗前应证实胃溃疡为良性,用药后改善的胃溃疡症状并不排出胃癌的可能性。 |
1.当出现任何报警症状 (如显著的非有意的体重下降、反复的呕吐、吞咽困难、吐血或黑便),怀疑有胃溃疡或已患有胃溃疡时,应排除恶性肿瘤,因为使用 埃索美拉唑片 治疗可减轻症状,延误诊断。2.长期使用该药治疗的患者 (特别是使用1年以上者) 应定期进行监测。3.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使用该药的经验有限,治疗时应慎重。4.轻到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采用的 埃索美拉唑片 剂量为 20MG 。5.对驾驶和使用机器能力的影响尚未观察到。6.目前无妊娠期使用埃索美拉唑的临床资料可供参考。给妊娠期妇女使用埃索美拉唑时应慎重。7.尚不清楚埃索美拉唑是否会经人乳排泄。也未在哺乳期妇女中进行过埃索美拉唑的研究,因此在哺乳期间不应使用 埃索美拉唑片 。8.尚无在儿童中使用埃索美拉唑的经验。9.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