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
藏大黄、手掌参、余甘子。 |
|
| 生产企业 |
颈复康药业集团赤峰丹龙药业有限公司 |
重庆海默尼制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5021432 |
国药准字Z20153052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
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肋痛口苦、食欲不振,胆囊炎,脂肪肝。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炎,肝肿胀,右肋疼痛,肝区隐痛,酒后肝不适胆固醇升高等。 |
|
| 用法用量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
口服,一次2粒,一日2-3次,保健时每日一粒或日一粒。 |
|
| 副作用 |
本品性味苦寒,久服易伤脾胃,故凡脾胃虚弱者不宜久服,孕妇及有胃寒者慎用。 |
孕妇忌用。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
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肋痛口苦、食欲不振,胆囊炎,脂肪肝。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炎,肝肿胀,右肋疼痛,肝区隐痛,酒后肝不适胆固醇升高等。 |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尚不明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