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健脾滋肾,润肠通便。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大肠失于濡润而致的虚症便秘。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黄芪、肉苁蓉、白术、太子参、地黄、玄参、麦冬、当归、黄精、桑椹、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枳壳、蜂蜜。 |
黄芪、桂枝、淫羊藿、地黄、阿胶、茯苓、泽泻(盐炒)、黄芩(酒炒)、败酱草、牡丹皮、益母草。 |
|
生产企业 |
北京北卫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00034 |
国药准字Z2001309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益气养阴,健脾滋肾,润肠通便。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大肠失于濡润而致的虚症便秘。 |
益气温阳,利湿化瘀。主治肺脾气虚,脾肾阳虚所致的水肿、头晕、乏力、纳差及慢性肾炎见于上述症状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0ml(1支),一日3次,或遵医嘱。 |
口服。一次25~35毫升(小儿酌减),一日3次,2~3月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益气养阴,健脾滋肾,润肠通便。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大肠失于濡润而致的虚症便秘。 |
益气温阳,利湿化瘀。主治肺脾气虚,脾肾阳虚所致的水肿、头晕、乏力、纳差及慢性肾炎见于上述症状者。 |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本品可缩短开始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量,促进小肠推进运动。并可增加肠管容积,刺激肠蠕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实热病禁用,感冒发热时停服,孕妇慎用。 |
服用时可加开水稀释。个别病人使用初期,大便增加2-3次/日,(勿需停药)约一周后,可自行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