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3
非布司他片

非布司他片

处方药 医保乙类 国产

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查看说明书
非布司他片
非布司他片
非布司他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非布司他片
非布司他片
盐酸雷洛昔芬片
盐酸雷洛昔芬片
主要成分

本品活性成份为非布司他。化学名称: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噻唑-5-甲酸分子式:C16H16N2O3S分子量:316.37

易维特。

生产企业

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30009

H20120499

说明
作用与功效

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用法用量

非布司他片的口服推荐初始剂量为20mg每日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为80mg,详见说明书。

每日口服1片(以盐酸雷洛昔芬计60mg),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服用且不受进餐的限制。

副作用

以下信息为国外文献报道:1.临床试验经验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广泛多样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某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临床试验中的另一种药物进行直接比较,也不能反映临床实践中的发生率。在临床研究中,2757例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分别接受每次40mg或80mg,每日一次非布司他的治疗。40mg剂量组中,559例患者治疗期6个月。80mg剂量组中,1377例患者治疗期6个月,674例患者治疗期1年,515例患者治疗期2年。其余请详见说明胡。

可能妊娠的妇女绝对禁用正在或既往患有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者(VETTE),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视网膜静脉血栓者。对雷洛昔芬或片中所含的任何赋形剂成份过敏。肝功能减退包括胆汁瘀积。严重肾功能减退者。难以解释的子宫出血者。雷洛昔芬不宜用于有子宫内膜癌症状和体征者、因为对这类病人的安全性尚未充分研究。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FDA妊娠安全分类为C类:在孕妇中未进行充分的对照研究。所以唯有确认潜在益处大于对胎儿风险时,妊娠期间才能使用非布司他。口服给予大鼠和家兔48mg/kg(按体表面积换算,分别相当于人用剂量80mg/d时血浆暴露量的40和51倍)非布司他时,在器官形成期未显示致畸性。然而,在器官形成期和哺乳期,大鼠口服剂量达到48mg/kg(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80mg/d时血浆暴露量的40倍)时,可导致新生大鼠死亡率增高和减少新生大鼠体重增加。哺乳期妇女:对大鼠的研究发现非布司他可经乳汁排泄。但尚不知非布司他是否会经人乳排泄。由于很多药物可分泌到乳汁,因此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儿童用药:尚未确定本品治疗18岁以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老年用药: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据国外文献报道,在非布司他临床研究中,65岁及以上者占受试者总数的16%,75岁及以上者占4%。比较不同年龄组的受试者,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无临床显著性差异,但不排除有些老年患者对本品较敏感。老年受试者(65岁及以上)多次口服非布司他后,Cmax、AUC24与年轻受试者(18~40岁)相似。

儿童注意事项: 不适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雷洛昔芬仅用于绝经后妇女。雷洛昔芬在有妊娠可能的妇女中禁用。怀孕妇女摄入摄入雷洛昔芬可能引起胎儿损害。如果妊娠妇女误服或在服用该药期间妊娠,应向病人说明对胎儿的可能损害(参见药理毒理)尚不知雷洛昔芬是否经乳汁排出,所以哺乳妇女不推荐使用雷洛昔芬。雷洛昔芬可能影响婴儿的发育。 老人注意事项: 无特殊说明,参见(用法用量)。

成分

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药理作用

药理-治疗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ATC码:G03XC01作为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雷洛昔芬对雌激素作用的组织有选择性的激动或拮抗活性。它是一种对骨骼和部分对胆固醇代谢(降低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的激动剂,但对下丘脑、子宫和乳腺组织无作用。雷洛昔芬的生物学作用,如同雌激素一样是通过与高亲和力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和基因表达的调节为介导的。这种结合引起不同组织的多种雌激素调节基因的不同表达。最近的资料表明雌激素受体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有配体、组织和/或基因特异性的旁路调节基因表达。a)骨骼的作用绝经后体内可利用的雌激素减少,导致骨吸收明显增强,骨量丢失和骨折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绝经后的前10年内骨丢失明显加快,尽管骨形成也代偿性加快,但不足以补偿骨吸收增强所致的骨丢失。其它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绝经早;骨量减少(至少低于峰值骨量的1SD以下);体形瘦;白人和亚洲人种以及骨质疏松症家族史者。替代治疗通常可以逆转骨吸收过快。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中,雷洛昔芬可以降低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保持骨量和增加骨矿盐密度(BMD)。基于这些危险因素,雷洛昔芬预防骨质疏松症适用于绝经10年以内的妇女,和腰椎BMD在正常青年人均值的-1.0至-2.5SD之间者,主要考虑到高龄时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雷洛昔芬治疗骨质疏松症适用于脊柱BMD在正常青年人均值2.5SD以下的骨质疏松症或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者和/或伴有椎体骨折,无论其骨密度如何。i)骨折的发生率:。在一项平均年龄为66岁,患有骨质疏松症或伴有已存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的7,7507705名绝经后妇女参加的研究,雷洛昔芬治疗3年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分别降低47%(RR0.53,CI0.35,0.79;pii)骨矿盐密度(BMD)。:雷洛昔芬每日一次的效果对年龄达60岁的有或没有子宫的绝经后妇女中进行了为期2年的观察。,妇女的绝经年限为2至8年。三项研究包括1,764名绝经后妇女使用雷洛昔芬加钙或钙加安慰剂钙加安慰剂治疗。这些研究中有一项受试妇女以前进行过子宫切除术。与安慰剂相比,雷洛昔芬使髋部和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量显著增加。与安慰剂比较骨密度一般增加2%。治疗组的治疗组的骨密度也有类似增加。预防组,组,雷诺昔酚,雷洛昔芬治疗BMD增加和降低个体的百分比分别为:脊柱减低和增加分别为37%和63%;全髋部降低和增加分别为29%和71%。iii)钙动力:雷洛昔芬与雌激素对骨重建和钙代谢的作用相似。雷洛昔芬每日60mg使骨吸收降低的同时使钙平衡正向转移,使尿钙的丢失减少。iv)组织计量学(骨质量):一项雷洛昔芬与雌激素的对比研究发现经两种药物治疗的骨组织学正常,未出现矿化缺陷,编织骨和骨髓纤维化。雷诺洛昔酚芬降低骨吸收;对骨的作用表现为血清和尿的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下降,放射性钙动力研究提示骨吸收降低,BMD增加和骨折发生率降低。b)对脂代谢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雷洛昔芬每日60mg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3-6%)和LDL胆固醇(4-10%)。妇女的基础胆固醇水平最高者降低的幅度最大。H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变化。经过3年雷洛昔芬治疗使纤维蛋白原降低(6.71%)。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中,与安慰剂比较需要开始降血脂的患者较少。没有资料能证明雷诺洛昔酚芬对心血管疾病有益处。雷诺洛昔酚芬治疗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相对危险度与安慰剂比较为2.32(CI1.26,4.26)与雌激素或性激素替代治疗比较相对危险度为1.0(CI0.3,6.2)。治疗的最初前4个月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性最大。c)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临床研究中,雷洛昔芬对绝经后子宫内膜无刺激作用,与安慰剂比较,雷诺洛昔酚芬与不伴有不伴有点状出血或经血或内膜增生。所有的剂量组约对831名妇女进行了3,000次经阴道超声检查。雷诺洛昔酚芬治疗妇女子宫内膜厚度保持不变,与安慰剂组无区别。治疗3年后经阴道超声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至少5mm,在221名雷诺洛昔酚芬60mg/日治疗妇女的发生率为1.9%,在219名安慰剂治疗组为1.8%。雷诺洛昔酚芬和安慰剂治疗组报告子宫出血的发生率无差异。使用雷洛昔芬60mg/日治疗6月所有病人的子宫内膜活检未见增生。此外一项使用日推荐剂量2.5倍的研究中也未见到内膜增生和子宫体积增大。骨质疏松症治疗研究的3年中对受试者(1781名患者患者)每年进行子宫内膜厚度评价,经过3年的治疗,雷洛昔芬组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基线时比较无改变。雷洛昔芬和安慰剂组比较妇女发生阴道出血和阴道分泌的发生率无差别。雷洛昔芬治疗妇女因子宫脱垂需要外科干预者不比安慰剂组多。雷洛昔芬治疗3年,子宫内膜和卵巢癌的危险性未见增加。绝经后妇女经雷洛昔芬治疗3年良性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为0.7%,而安慰剂治疗组为0.2%。d)对乳腺组织的作用雷洛昔芬对乳腺组织无刺激作用。所有安慰剂对照研究,雷洛昔芬发生乳腺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均与安慰剂组无差别(无肿胀、压痛和乳腺疼痛)。在雷洛昔芬的临床研究中有12,000名病人参加,多数患者治疗至少42月,发生新诊断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明显减低,对几项研究合并分析表明雷洛昔芬治疗的绝经后妇女比安慰剂下降64%(RR0.36,CI0.20,0.65)。侵袭性侵袭性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的发生的总体危险性降低80%(RR0.20,CI0.09,0.41)。雷洛昔芬对ER阴性的乳腺癌的危险性无影响。这些观察支持雷洛昔芬对乳腺组无内在的雌激素刺激活性。雷洛昔芬对乳腺癌的长期作用不详。e)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未发现对认知功能的不良影响。临床前安全性资料:在一项2年的大鼠诱癌研究,在大剂量雌性组(279mg/kg/day)卵巢颗粒和鞘细胞肿瘤增加。该组雷洛昔芬的全身量(AUC)相当于绝经后妇女摄入每日60mg剂量的400倍。21个月的小鼠诱癌研究表明雄性予以41或210mg/kg剂量,睾丸间质细胞肿瘤、前列腺腺瘤和前列腺腺癌增加,雄性210mg/kg剂量组的前列腺平滑肌瘤增加。雌性小鼠9至242mg/kg剂量(人体AUC的0.3到32倍)卵巢上皮样肿瘤的发生率增加,包括来源于颗粒和鞘细胞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和良性的上皮细胞肿瘤。这些研究中的雌性啮齿类动物治疗均处在生育期,此时卵巢有功能并对激素刺激呈高反应。与这些啮齿类动物不同的是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对生殖类激素的刺激相对无反应。在所有的实验系统组合中均未发现雷洛昔芬的生殖毒性。观察雷洛昔芬药理作用的同时观察了其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雷洛昔芬在每天每公斤0.1mg到10mg的剂量范围内能破坏雌性大鼠的发情周期但在治疗结束后不延缓受孕,仅空白期稍降低,孕期延长和改变胎鼠发育的时间.在着床前给药,雷洛昔芬可以延缓和破坏着床导致孕期延长和仔鼠外形变小,但子代的发育到断奶不受影响,家兔和大鼠中进行了致畸研究,家兔出现了流产和极少的室间隔缺损(sup3;0.1mg/kg)和脑积水(sup3;10mg/kg)。大鼠的胚胎发育延迟,肋骨变形和肾脏空洞形成(sup3;1mg/kg)。雷洛昔芬在大鼠子宫中有抗雌激素作用并可预防大鼠和小鼠的雌激素依赖性乳房肿瘤的生长。

注意事项

痛风发作 在服用非布司他的初期,经常出现痛风发作频率增加。这是因为血尿酸浓度降低,导致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动员。为预防治疗初期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在非布司他治疗期间,如果痛风发作,无需中止非布司他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痛风进行相应治疗。 心血管事件 在随机对照研究中,相比使用别嘌醇,使用非布司他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血管血栓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的概率较高,其中非布司他为0.74/100例患者-年(95%CI:0.36-1.37),别嘌醇为0.60/100例患者-年(95%CI:0.16-1.53)。尚未确定非布司他与心血管血栓事件的因果关系。用药时注意监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症状及体征。 对肝脏的影响 已有患者服用非布司他后出现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肝脏衰竭的上市后报告,尽管这些报告内确定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的信息尚不充分。在随机对照研究中,观察到转氨酶可升高至正常范围值上限(ULN)的3倍以上(非布司他、别嘌醇治疗组的发生率分别为AST:2%,2%;ALT:3%,2%)。这些转氨酶升高无剂量-效应关系。首次使用非布司他之前患者应该

雷洛昔芬可增加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这点与目前使用的激素替代治疗伴有的危险性相似。对任何原因可能造成静脉血栓事件的病人均需考虑危险-益处的平衡。雷洛昔芬在一些因疾病或其它情况而需要长时间制动的病人应停药。在出现上述情况时立即或在制动之前3天停药。直到上述情况被解决或病人可以完全活动才能再次开始使用雷洛昔芬。雷洛昔芬不引起子宫内膜增生。雷洛昔芬治疗期间的任何子宫出血都属意外并应请专家做全面检查。雷洛昔芬治疗期间最常见的子宫出血的原因是内膜萎缩和良性内膜息肉。绝经后妇女接受雷洛昔芬治疗的3年中,报道的良性内膜息肉为0.7%,而安慰剂治疗妇女为0.2%。雷洛昔芬主要在肝脏代谢。肝硬化和轻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A级)的病人单次使用雷洛昔芬的药代学与健康者比较,血浆雷洛昔芬的浓度比对照者约高2.5倍,并与总胆红素水平相关。雷洛昔芬在肝功能不全的妇女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得到进一步的评价以前,此药不被推荐用于这类病人。如发现血清总胆红素,g谷氨酰转氨酶,碱性磷酸酶,ALT和AST在治疗中如有升高,就应严密监测。部分临床资料提示:在那些伴发因口服雌激素造成的高甘油三酯血症(5.6mmol/L)的病人中,雷洛昔芬可能会引起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进一步上升。因此当有此类病史的病人使用雷洛昔芬时应监测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对于雷洛昔芬在乳腺癌患者患者中的安全性尚无足够的研究。目前没有关于雷洛昔芬单用或联合治疗早期或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因此只有当患者患者已完成针对其乳腺癌的治疗,包括辅助治疗后再应用雷洛昔芬进行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因为缺乏与全身雌激素合用的经验,不推荐同时使用。雷洛昔芬不适用于男性患者。雷洛昔芬对减少血管扩张(潮热)无作用,对其他与雌激素有关的绝经期症状也无效。尚不清楚雷洛昔芬对驾驶和机器操作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