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消肿止痛。用于肺胃积热,火热上攻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烦躁口渴,咽喉疼痛,肺热咳嗽,失音声哑,头晕耳鸣,大便秘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石膏、栀子(姜炙)、黄连、牡丹皮、白芍、地黄、麦冬、玄参、浙贝母、薄荷、山豆根、甘草。 |
盐酸羟苄唑。化学名称:2-羟苄唑苯并咪唑盐酸盐。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43985 |
国药准字H2006722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养阴清热,消肿止痛。用于肺胃积热,火热上攻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烦躁口渴,咽喉疼痛,肺热咳嗽,失音声哑,头晕耳鸣,大便秘结。 |
用于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
滴眼。每次1~2滴,每小时1~2次,病情严重者每小时3~4次。 |
|
副作用 |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养阴清热,消肿止痛。用于肺胃积热,火热上攻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烦躁口渴,咽喉疼痛,肺热咳嗽,失音声哑,头晕耳鸣,大便秘结。 |
用于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
|
药理作用 |
本品能选择性抑制被感染细胞的微小RNA病毒聚合酶。在组织培养中,本品50μg/ml能有效地抑制人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多种株型;本品10μg/ml能抑制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角膜炎。本品抗微小RNA病毒作用机制,一般认为是在感染细胞内抑制病毒配码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使病毒RNA合成受阻,从而发挥抑制病毒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忌食辛辣食物。 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
本品防止阳光直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