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逐痰降火。用于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金礞石(煅)、沉香、黄芩、熟大黄。 |
赤芍、益母草、三七、仙鹤草、地榆炭、蒲黄炭。辅料:玉米淀粉、二氧化硅。 |
|
生产企业 |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1020276 |
国药准字Z2009071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逐痰降火。用于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 |
凉血,化瘀,止血。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中医诊断为“漏证”,辨证属血热证,症见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夹有少量血块,伴有面赤头晕,烦躁易怒,口干喜饮,便秘尿赤。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12g,一日1次。 |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14天一疗程,或中病即止。 |
|
副作用 |
孕妇忌服。 |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逐痰降火。用于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 |
凉血,化瘀,止血。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中医诊断为“漏证”,辨证属血热证,症见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夹有少量血块,伴有面赤头晕,烦躁易怒,口干喜饮,便秘尿赤。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个别患者出现头痛、眼干,可自行缓解。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