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 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大黄、蒲公英、陈皮、木鳖子、白芷、天花粉、金银花、黄柏、乳香(制)、当归、赤芍、甘草、蛇蜕(酒炙)、干蟾(制)、蜈蚣、全蝎、芒硝。  | 
                        
                             醋酸地塞米松。化学名:16α-甲基-11β,17α,21-三羟基-9α-氟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分子式:C24H31FO6分子量:434.50。  | 
                    |
| 生产企业 | 
                             重庆市科瑞南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54297  | 
                        
                             国药准字H33020822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 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此外,本药还用于某些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粒,一日4次。  | 
                        
                             口服,成人开始剂量为一次0.75~3.00mg(1~4片),一日2~4次。维持量...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本品较大剂量易引起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和类柯兴综合征症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较强。并发感染为主要的不良反应。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 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此外,本药还用于某些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1、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慎用,必要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2、长期服药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量。3、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