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3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非处方药 非医保 进口

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适用于腰痛症、颈肩腕综合征、肩周炎和变形性关节炎。

查看说明书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盐酸氟西汀胶囊
盐酸氟西汀胶囊
主要成分

每片内含牛痘疫苗接种后的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4.0个Neurotropin单位,作为添加物,内含黄色5号铝化物。

盐酸氟西汀。

生产企业

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

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注册证号S20140086

国药准字H20064844

说明
作用与功效

适用于腰痛症、颈肩腕综合征、肩周炎和变形性关节炎。

抑郁症、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恐慌症、社交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用法用量

通常成人每日4片,分早晚两次口服。另外,根据年龄和症状可酌量增减。

副作用

1.过敏症状:因有时会出现发疹、偶尔可见荨麻疹、瘙痒等过敏反应,此种情况下要停止服用。 2.消化器官:有时会伴有胃部不适、恶心反胃、食欲不振、腹泻·软便、胃痛、口渴、腹胀、便秘、口腔炎、胃沉、胃胀、腹痛、屁多、消化不良、以及偶尔有烧心和积食感、呕吐等症状。 3.精神神经系统:有时会出现困倦、头晕·头昏、头痛·头部沉重感等症状。 4.其他:有时会出现全身疲倦、浮肿或者偶尔会伴有发热、心慌以及皮肤感觉异常等症状。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因为尚未确立妊娠期间以及哺乳期间给药安全性的问题,所以,对孕妇或有怀孕可能的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仅在被判断治疗上的有益性大于危险性的条件下,可以服用。 儿童用药:尚未确立对哺乳期婴幼儿及小儿的给药安全性。 老年用药:一般来讲,因高龄患者生理功能(植物神经功能)低下,应在密切观察患者状态的情况下,慎重给药。

成分

适用于腰痛症、颈肩腕综合征、肩周炎和变形性关节炎。

抑郁症、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恐慌症、社交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药理作用

一、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 : (1)镇痛效果试验(小鼠): 本药在各种镇痛试验中均显示有轻度镇痛效果。同时在反复寒冷和应激负状态下的痛觉过敏状态可显示出显著的镇痛效果。 (2)生物体内镇痛机制的激活作用(小鼠): 本药的镇痛效果,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镇痛机制中的下行性抑制系统来产生效果的。 1)通过SART应激负荷引起小鼠的痛觉阈逐渐减弱,5日后处于长期的痛觉过敏状态。对于该过敏状态连续服用本药,可出现用量依赖性改善。 2)SART应激负荷引起的痛觉过敏状态可通过给予单胺前体来抑制。另外,本药的痛觉过敏状态改善作用也可被单胺神经阻断剂所阻害。 3)本药的痛觉过敏改善作用,依照腹腔内给药[腰部蛛网膜下腔内给药[小脑延髓池内给药的顺序递增。也可因在下行性抑制系统的通过部位胸椎部切断传导而减弱。 4)本剂也可使下行性抑制系统的五羟色胺神经元的起始部(延髓正中缝核)的功能低下得以恢复正常。此外,本品的镇痛作用也未见受到纳洛酮的拮抗,所以激活下行性抑制系统的作用是与多肽无关的。 2.其它的镇痛相关作用 (1)对于患有疼痛性疾病的患者可通过改善其局部循环障碍而改善患部的皮肤温度低下(温度记录法

注意事项

1.服用时: ①本药应直接吞服,请勿咀嚼。 ②本药外表施有薄膜涂层,故应避免将之粉碎混合。 2.给予药品时:应告知患者,在服用PTP包装的药剂时,应先从PTP塑板中取出药片再服用。[曾有报告,由于误服PTP塑板而造成硬的锐角部刺入食道粘膜,甚至造成穿孔而引起纵膈感染等严重的并发

未满18岁儿童和青少年在临床试验中,抗抑郁药治疗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较,更容易发生自杀相关行为(自杀企图和自杀想法),敌对行为(主要是攻击、对立行为和发怒)。本品只适用于治疗8岁至18周岁儿童和青少年的中重度抑郁发作,不用于其他适应症。如果根据临床需要应当给予本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小心观察自杀性症状的表现。涉及青少年长期用药安全性(包括对生长发育、性成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影响)的资料很有限。在一个为期19周的临床研究中发现,服用氟西汀减少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增加(见不良反应)。尚未确定氟西汀是否影响这些人达到正常成年人的身高。氟西汀对青春期发育影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应注意监测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和TANER发育阶段)。如发现其中某项落后于正常发育,应转诊儿科医生处理。在儿科的临床试验中常发现躁狂和轻度躁狂病例(见不良反应)。建议对躁狂和轻度的躁狂的发生进行定期监查。如发生躁狂,立即停药。医生在处方时应详细与儿童/青少年患者和/或其父母讨论治疗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