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分是硫酸氯吡格雷。 |
人参、酒蕲蛇、广藿香、檀香、母丁香、玄参、细辛、香附(醋制)、地龙、熟地黄、三七、乳香(醋制)、青皮、豆蔻、防风、制何首乌、川芎、片姜黄、黄芪、甘草、黄连、茯苓、赤芍、大黄、桑寄生、葛根、麻黄、骨碎补(炒)、全蝎、豹骨(制)、僵蚕(炒)、附子(制)、琥珀、龟甲(醋制)、粉萆薢、白术(麸炒)、沉香、天麻、肉桂、白芷、没药(醋制)、当归、草豆蔻、威灵仙、乌药、羌活、橘红、六神曲(麸炒)、朱砂、血竭、人工麝香、冰片、牛黄、天竺黄、胆南星、水牛角浓缩粉。 |
|
生产企业 |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雷允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20035 |
国药准字Z3202112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
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
|
用法用量 |
成人和老年人:通常推荐成人75mg1日1次口服给药,但根据年龄、体重、症状可50mg1日1次口服给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其余详见说明书。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
副作用 |
详见说明书。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怀孕期:因尚无妊娠期服用氯吡格雷的临床资料,谨慎起见,应避免给怀孕期妇女使用氯吡格雷。动物实验物之间或间接的证据表明氯吡格雷对怀孕、胚胎/胎儿的发育、分娩或出生后成长存在有害作用。2.哺乳期:对大鼠的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和/或其他代谢可从乳汁中排出,但不清楚本药是否从人的乳汁中排出。儿童用药:尚无在儿童中使用的经验。老年用药:参见【用法用量】。 |
|
|
成分 |
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
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
1.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运动员慎用。 3.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 4.本品不可整丸吞服。 |